“啟稟皇上,老臣也以為,這四節農時,的確當遵循自然之道。這山林有山林的規矩,農時有農時的法則,一旦打破了,只怕是兇非吉呀。”
張正陽皺眉,“范大人未免太過小題大作了。你所擔心的,無非就是以后農人們有樣學樣而已。只是兩位大人別忘了,這春苞米不僅僅是提前了兩個月成熟,更重要的是,這苞米長地這么大,這么飽實,等到成熟了,能解決我大興朝多少人的口糧難題呀!”
皇上點點頭,之前柳承恩交上來的有關選種、育種,甚至是田地要輪種等法子,他是都看過的。
他雖不懂農事,可朝中有人懂呀!
而且,現在已經在他的皇莊里頭開始試種了,若是真有成效,的確是能解決他們大興的糧食問題。
只要有了糧食,那國庫里頭便不會空虛,百姓們富了,邊關的將士們也才能拿到軍餉呀!
“范老,朕以為張相所言極是。這苞米的個頭之大,是朕以前從未見過的。而且這上面的苞米粒也都十分的緊密,而且個頭大,若是幾畝地都是如此,這畝產量,怕是要比早先高出不少呀!”
范閣老不說話了。
他倒不是故意跟柳承恩過不去,正如張正陽所言,他是擔心農人們有樣學樣,倒時候再亂了農時。
“啟稟皇上,微臣在京城置的田地不多,不過,還是留出了十畝地種上了秋苞米,其實以微臣看,這苞米的產量高低,與早種晚種的關系并不大,最主要的,還是地里的養分是否充分,種子是否優良,這種下之后,苞米苗之間的距離是否得當。過密,則是苞米長不高,棒子也結不大,過疏,則浪費了田地,產量太低。”
戶部尚書聽得眼睛一亮,這位現在就是他的半個財神爺呀!
只要能找出讓田地高產的法子,那他這個戶部尚書的位子還能坐穩好幾年呢!
“皇上,微臣以為柳編修所言極是。微臣雖不懂農事,可是因著掌管戶部,所以這幾年也沒少跟農人打交道,剛剛柳編修所言,的確是一些年老的農人曾說過的。”
皇上點點頭,極為滿意。
“好了,此事不必再議,柳卿,你那里記得時時來報。若是當真能讓農田高產,也算是為我大興的百姓們做了一件好事。”
“是,皇上。”
接下來的日子,翰林院的風氣又不對了。
一會兒這個看見柳承恩后冷言冷語一番,那個過來借著拿東西的時候又明嘲暗諷一番。
總之,柳承恩這日子,過地那叫一個精彩!
安崇明好不容易才擺脫了梁思明,然后無奈地嘆口氣,“我說你就不能消停一些嗎?”
柳承恩一臉無力地看著他,同樣嘆息道:“你以為我不想嗎?我哪里知道只是種個苞米,都能被捅到皇上那兒去?”
說完,又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饅頭。
安崇明與他每天中午幾乎是都在一起吃的。
兩人湊在一起,菜品上還能多嘗兩樣,倒是不錯。
“唉,你說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了林大人了?他怎么就看我不順眼,非得給我找點兒事呢?”
柳承恩口中的林大人,就是戶部尚書林文方。
想著這苞米就是被他能捅到了御前的,柳承恩就恨得牙癢癢。
你捅就捅吧,就不能挑個沒人的時候,私底下去面圣嗎?
非得在早朝上折騰,你這也是嫌我死的太慢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