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學、府學,一般都是官辦的學院,也都是為了供各州府的學子們好好讀書的地方。
因為是官辦的,所以各方面的條件也就更為優越一些。
秀才,特別是廩生出身的,那是可以享受一切學雜費全免的。
不僅如此,廩生還能享受到朝廷的米糧補貼,之所以如此,那也是因為州學是官辦的,一應開銷,都是由北安州的府衙來支出的。
除了秀才之外,還有一些年輕的舉子也會在這里求學。
因為院試、鄉試、會試甚至是殿試等等,都是可以做為地方官員的政績來列入考核標準里的。
所以,地方官員對于各地的官學也都是十分注重。
而北安州這樣的窮地方,以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估計也就是每隔三年的會試能出多少舉人,甚至是會試是能有多少進士了。
至于稅收?糧產?
那都是排到了最末位的。
壓根兒不能提,一提就是丟臉的份兒。
北安州原本就窮,去年因為皇上下旨免了一年的稅,府庫里頭這才充裕了一些。
再加上了柳承恩一直在極力地促進北安州各種商業的發展,還吸引過來了好幾位大商戶,總算是能讓他們北安州不再擔心錢糧的問題了。
可是即便如此,聯想到了柳承恩接下來要做的事,還是缺銀子。
而蘇錦繡這會兒聽到了田舉人家的一個小妾,竟然敢私自收了好處,再給官學那邊增添負擔,這心情自然是憤怒的。
想進官學,一般也就只有兩種渠道。
可是進入官學之后,能不能享受官學的種種優待,就未必只看功名了。
人人擠破了頭想要進官學,只是因為官學的條件好嗎?
當然不止了!
官學里有北安州最好的先生,幾位進士老爺可是在這里坐鎮任先生的,那是絕對妥妥的有大材之人。
還有,能進入官學,那就說明是可以摸得著一些權貴門檻的邊了。
你的同窗要么是寒門學子,將來有望出人投地,要么就是權貴出身,有權有勢。
無論你是跟什么樣的人做朋友,將來都不會吃虧的。
這就是普通百姓接觸不到,而小有資產的門戶又迫切希望得到的——人脈!
這也是為什么一些商賈之子會費盡心思讓自己的孩子進入州學的緣故之一。
北安州太窮,而州學,可以說是整個州內最好的書院了。
晚上,蘇錦繡吩咐人端了熱水過來,柳承恩坐在床沿上,開始燙腳。
蘇錦繡原本想要給他洗腳的,卻被柳承恩給攔了,一把將人拽起來,直接在他身邊坐定了。
“這等事情,何需你來做?寶寶今天有沒有鬧?”
“沒有,兩個孩子都聽話的很。”
柳承恩又看了她一眼,“快上去蓋上被子,別再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