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家的藥商都來了。
就算每一家只派兩個主事的人,再加上他們隨行的一應仆從護院,這少說也得二三十號人。
這十幾家的藥商,就等于是有幾百人的采購團了。
來都來了,總得讓他們在這里花點兒銀子吧。
比如說,與之前的菊花酒完全不同的新菊花酒?
還有專門為老人做的菊花枕?
蘇錦繡事先準備的東西一一登場,便是這些走南闖北的商人們也都感覺瞎了眼,怎么突然間這北安州就有了這么多以前不曾見過的東西?
不僅僅是北安州呢。
便是京城,蘇孝也特意安排了一批貨售賣。
太后用過的東西,那必然是要受到追捧的呀。
借著這次的重陽節,蘇孝可以說是發了一大筆財。
源源不斷地銀子被運到了北安州,蘇錦繡的臉都笑成了一朵花。
其實,她更想要銀票的,那東西多方便。
可問題是,現在北安州的白銀儲量可是并不多。
有了真金白銀,以后的事情才更好做。
這些現銀,到達北安州之后,再分批次地進入了官府的府庫里,而蘇錦繡這里拿到的,除了少量的銀票之外,便是官府所把持的鹽引了。
鹽引是官府發給鹽商的食鹽運銷許可憑證,商人想要運鹽售鹽,就得有這個東西。
這是合法的。
鹽引有價,因為鹽業的買賣與運輸,都不能沒有鹽引。
商人憑鹽鈔購鹽運銷,官則用所得之錢收購糧草,各取所需。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當然,這鹽的價格還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如果過高了,百姓們吃不起鹽,只怕就要出事。
前朝也就是因為昏君無道,貪官橫行,鹽價都漲長了一小罐百文的價錢,所以才會激起了民憤。
所以,大興朝開國之后,便對鹽制方面做了許多的硬性規定和限制。
地方官員和商人對于售鹽的權利被壓縮,受惠的,自然就是百姓了。
鹽引分為長引和短引。長引銷外路,短引銷本路。嚴格批繳手續和繳銷期限,長引一年,短引一季。限定運銷數量和價格。
而蘇錦繡現在拿到的就是長引和短引都全了。
北安州不產鹽,可是北安州相鄰的遼東府卻是產鹽的,而且還是海鹽,是大興朝最大的海鹽場。
蘇錦繡拿到的鹽引可不只是一兩個。
因為她不僅盯上了遼東府的海鹽,還盯上了蜀地的井鹽。
短引就用于遼東府了,這長引,就是想著打蜀中那邊的主意了。
當然,蘇錦繡之所以想要拿到官府的鹽引,一方面是因為北安州不產鹽,這方面必須得有人做,二來也是因為聞家人的插手,好像是在哄抬北安州的鹽價。
聞家人財大氣粗,縱然不是鹽商,可是人家背后靠著吳氏一族,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