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孫旗早已經動用了自己的人手,快速地將方圓五十里之內都查了個遍。
但凡是與那幾個人有過緊密接觸的,全都被殺了。
當然,這一點,他是不會跟任何人說的。
便是小主子那里,他也不可能交待。
如此殘忍且血腥之事,只能是由他們這種人來背負,一切都是為了小主子的安全。
而蘇錦繡,一介女流之輩,更加不會想到,為了保住蘇幕,死的人,可不僅僅只是這四個殺手。
因為蘇錦繡的意外小產,再加上了清川也受傷,蘇久和孫旗原本商量著再休息兩日,可是蘇錦繡卻執意要加快行程。
“不能再耽擱了,不能再節外生枝。”
董姨和蘇錦玉都是一臉心疼,卻也無奈。
而彼時,柳承恩已經被宣詔入宮了。
柳承恩回京述職,早在之前就已經寫好了折子,呈交內閣。
再之后,便是等著皇上宣詔即可。
原本以為怎么也得等上七八天的,哪知道頭天遞了折子,次日自己就被宣詔了。
皇上最為關心的,還是北安州的糧食問題。
畢竟,這個大興朝最窮的州,歷年來,都是靠著朝廷的救濟過日子的。
也就是自柳承恩去了之后,才沒有再開口跟朝廷要糧食了。
但是柳承恩修路,可沒少跟朝廷要銀子。
柳承恩想地也很清楚,既然是為了大興朝的富裕,為了朝廷排憂解難,那朝廷總得表示一下吧?
出點兒銀子,那是小意思!
“皇上,微臣是想著既然北安州與真麗國緊鄰而處,倒不如擴大與真麗國的商貿。”
“真麗國一直不都與北安州有互市嗎?”
“回皇上,的確是有。可是之前互市,咱們北安州明顯是不占優勢。如今咱們手里頭有果酒,有上好的繡品,還有他們真麗人喜歡的甜辣醬等等,不若先放寬一月的政策,然后再看?”
皇上皺眉,沒太明白他的意思。
大興朝自開國以來,便設互市監,每監,監一人,從六品下;丞一人,正八品下,掌蕃國交易之事。
只是北安州的互市監,一直不怎么興盛罷了。
說是邊民互市,也不過跟鎮子里的集市差不多。
實在是北安州窮困,能拿得出手來的東西,除了山貨之外,似乎也沒有別的了。
而這些,又正是真麗國不缺的,所以,這互市難免就顯得冷清了一些。
“微臣的意思是,您看能不能先減免一月的城門稅,微臣想著先把真麗國的商人們引過來,之后讓他們看到了這其中的利潤,然后再開始重新征稅,當然,既然是要賺他們的錢財,當然不能只限于這些東西了。微臣想著,還可以將咱們大興朝精美的瓷器也一并交易過去,只要他們的商人能出得起價錢就行。”
皇上這回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