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防那里自然是不需要柳承恩去操心的,他也沒有那個權限。
關于互市坊中的一些貨物的宣傳,早在未曾建好時便已經讓人去做了。
柳承恩直接派人進入了真麗國,然后發放了一些傳單,在墻上貼了不少的關于北安州互市坊的貨物介紹。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強調了一下,一個月內,進入關內采購或者是售賣貨物,那是免稅的!
免稅的這個誘惑可實在是太大了。
而且進入互市坊是不需要交銀錢的,如此一來,自然也就可以吸引大批的商販了。
北安州的互市坊,其實是屬于邊民互市。
大興朝是有這方面的規矩的。
邊民互市貿易是要求邊境地區邊民在大興朝邊境二十公里以內,經朝廷批準的開放點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過規定的金額或數量范圍內進行的貨物交換活動。
比如說刀劍、銅鐵等物,那是需要互市監額外再審批才可以交易的。
鹽巴、茶葉等物,倒是不受此限制。
說白了,最主要的還是防止一些兵器的流失,也可以買賣,但要登記造冊。
大興朝邊境地區的百姓和真麗國的邊民可進入邊民互市點從事一些買賣活動,如今有了互市坊,自然是便宜了許多。
百姓們攜帶物品進出互市坊時,應向互市監的官員如實申報貨物的品種、數量和金額,并接受互市監的監管和檢查。
因為一月內不收稅,可是該有的檢查卻是不能松懈的。
避免一些國家限制的東西外流,也是為了防止有趁機混水摸魚。
互市監正式開始運轉的這天,柳承恩讓七郎夫婦連同二老也都來了興江鎮。
柳承恩在鎮子上租了一套宅子,一家人擠一擠,倒也住得下。
清川和蘇幕二人立于柳承恩左右兩側,都是站在了互市監衙門的二樓上,俯瞰過去,能將互市坊內的一切收入眼底。
“老師,這互市已經開了三日,可是來往的百姓并不多見,這是為何?”
柳承恩笑了笑,“清川以為是為何?”
“學生以為是咱們離著真麗國有些遠了,是不是那些富商們還沒有收到消息?”
柳承恩搖頭,又看向了蘇幕,“元寶以為呢?”
“姑父,我不知道,是不是太遠了,所以那些人還在路上呢?”
柳承恩沒有直接回答他們,而是問道:“這是第三日,你們覺得與第一日相比如何呀?”
清川認真回憶了一下,“比第一日時的人可能多了一些,可是不太明顯。”
“元寶以為呢?”
蘇幕也歪著頭想了想,“我覺得沒有什么不一樣。都是這么零零散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