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他打算在北安州弄互市坊的時候,也并非是一開始就直接來做,而是先把百姓們的吃穿問題解決了,然后才會再考慮邊境互市,如此一來,就顯得他是一個穩扎穩打的父母官了。
蘇孝不解其深意,但知道作坊這樣管理的好處。
避免了八成以上的貪沒和瀆職。
而且作坊也明顯比其它主家的更為規范,生產的效率高,而且品質也能得到保證。
最最主要的是,讓蘇孝做夢都佩服老爺的一項決定,是不管他的哪一項產業,不管在哪里做事,都會讓人將皇恩浩蕩這樣的字眼時時掛在嘴上。
特別是在北安州時,柳承恩明明有那么大的功績,可是他偏偏把一項又一項的功勞往皇上身上推。
如此一來,百姓對他的感念雖然少了一些,可是皇上對他卻是越來越滿意了。
要不然,這官職也不會升地這么快。
蘇孝閑來無事時總會想,所以這就是老爺的大智慧嗎?
識時務,而且很懂得如何去迎合上位者的內心喜好,這才是真正令人欽佩的。
不貪功,不貪利,只是為了能讓自己活地更好,更長久一些。
蘇孝在這里忙碌著,而京城的柳承恩也在某一日,不得不結束了自己的逍遙日子,重回朝堂了。
柳承恩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就只是秘書省的少監,為什么延陵府的事情,皇上也要讓他過來聽一聽呢?
說實話,延陵府在他心目中的印象并不好。
那里天氣潮濕,而且炎熱,最重要的是,人口復雜,不是養老的好地方。
張閣老在看過了柳承恩的折子之后,就明白了他此行的收獲。
延陵府的官員近十年來的變動很大。
可以說整個大興朝,就屬延陵府的官員們調換地快。
而且大部分不是被下獄,就是被砍了腦袋。
這也直接導致現在無人敢去延陵府當官了。
“皇上,以微臣之見,這延陵官員**一事,根在當地。若是不能將這根子除了,只怕再派了官員過去,用不了兩年也得被染成了黑的。”
皇上皺眉,他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當地世家的勢力過于龐大,最主要的是,延陵離皇都太遠了。
這也直接導致了一些信息上的不暢。
“那依愛卿之見呢?”
“回皇上,以微臣來看,既然要動,那便干脆連根帶枝一起動了。否則,我大興的官員只怕是會談延陵而色變。”
柳承恩低著頭,無人能看到他此時的表情。
他是贊同張閣老的意見的。
只是,宮里頭還有吳家的妃子,貌似二皇子府上還有一位吳家的妾室,怎么看,這都是盤根錯節,不易清理的。
“江愛卿,朕欲命你代天巡狩,清理地方貪官污吏,卿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