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吶,大抵都是如此。
當初他們趙家一家有多落魄,多難堪,怕也只有柳家夫婦記得最清楚。
而且他們這樣的勛貴人家,當初還偏偏是得了人家的照顧,總覺得這心里頭膈應地慌。
如今聽說蘇錦繡不來,徐氏心里頭倒是覺得舒坦一些,可是又聽兒媳說要請蘇、柳兩家的太夫人過來,這心里頭就又不好受了。
她們是平輩,可那又如何?
這兩家的太夫人原本不過是泥腿子出身,如今耳朵后頭的泥巴洗沒洗干凈都尚未可知呢,偏偏卻成了他們趙家的恩人!
若是真把這兩人請來了,到時候在這里端起了什么恩人的架子,那豈不是讓趙家沒臉了?
徐氏只要想想就覺得不舒服。
張氏也沒再說什么,到了晚上的時候,與自己夫君提起了賞花宴的事。
趙家男兒皆是武將,只因這位長子自小體弱,才不得不棄武從文,好在有家中的長輩庇佑,又自小聰明,也算是有了一個進士出身,之后便一直在京中當差。
雖說是體弱,可是趙家沒有不會武的男兒。
從性子上,大多也都是遺傳了趙烈:直爽!
在他們看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何需想地如此復雜?
所以,徐氏心里頭的那點兒小別扭,他們沒有人能體會得到。
便是張氏,也覺得不是很能理解,畢竟,他們的確是曾被人家真心以待過的。
蘇錦繡料到了會有這樣的局面產生,所以自定安侯一家人回京,也只是同其它人一樣送上了賀禮,并沒有做出其它過多的舉動。
你落難時,我可以伸出援手,你如今富貴了,我也沒有上趕著巴結你,沾你光的想法,就沖這個,趙家的男人們就覺得柳家人可交!
而張氏,也覺得蘇錦繡是一位值得結交的好友。
徐氏還不知道,蘇錦繡這種刻意地保持距離,反倒是讓定安侯府大多數人的心思都傾向了他們這邊。
但凡是有點兒心眼的人,其實都開始猜測當初定安侯一家被流放至北安州,到底是真地惹怒了圣上,還是另有原因。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可是又想到了當初的確是皇上一力主張將定安侯及其妻兒處死的,若非是張閣老和江大人跪在了御書房外再三懇求,又如何會有活下來的機會?
所以,當初的事情,到底是皇上一手安排,還是借力打力,又或者真的只是巧合呢?
這其中的真真假假,是是非非,沒有人能真地說自己看透了。
因為,沒有證據呀!
柳承恩則是只覺得后背生寒。
若皇上只是借力打力,或者說是將錯就錯,那還好一些,他實在是不愿意相信皇上會以數百名性命為籌碼,去設這樣一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