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目中的圣上、仁君,真地會是這樣一個殘暴的帝王嗎?
柳承恩不愿意讓自己再多想,畢竟,不管怎樣,他都得為皇上效力,誰讓這是一個皇權至上的時代呢?
不管皇上是什么樣的人,他該做的事,還是得做,該護的人,也還是得護!
內宅的事情,柳承恩和趙烈都極少過問。
柳承恩是因為相信蘇錦繡,知道她會將一切都打理地井井有條,而且夫妻多年,對她的人品也很是信任。
而趙烈則是單純地覺得內宅就應該是主母打理,他身為男人,只管在外頭沖鋒陷陣,賺錢養家就是了。
所以,二人都不知道其實在趙、柳兩家還是有著暗流涌動的。
蘇錦繡是完全地不在意,定安侯夫人如何想,她根本就不關注,日子是自己過的,沒必要讓自己太累了。
轉眼已經到了十月,天氣也已經轉冷了。
蘇孝從江寧府回來了,說是那邊的一切都順利。
而且因為南邊兒的果子比北方更多一些,只是有些果子不宜長途運輸,所以便想著將一部分果子做成了罐頭帶回來。
蘇錦繡這幾日正好挑嘴呢,看到這些罐頭,便不由得饞了。
莊子上的收成不錯,而且暖棚里的一些果蔬也都開始種植了起來,這個時節了,還能吃到鮮嫩的小黃瓜,不得不說著實讓人覺得驚喜。
林尚書與趙烈二人一起去了張閣老家,閑談間,自然而然地便提到了這醬黃瓜。
“原以為吃不著了,沒想到這個時節了還能有。要說也是柳夫人手巧,這等吃食看著不起眼,可是實在是開胃下飯。”
張正陽也是笑著點頭道:“是呀,聽我夫人說,昨日柳夫人還差人送來了幾條新鮮的魚呢,正好,咱們一會兒好好喝幾杯。”
身為內閣首輔,張正陽自然是很注重與官員間的來往的。
此次若非是安定侯回京了,只怕也難得坐在一起。
趙烈想到了自己好像也在府里吃到過這醬黃瓜,不過只有第一次吃的時候覺得好吃,后頭吃了幾次,都覺得味道和口感不對。
他只以為是腌制的人的手法出了問題,也不曾多問。
沒成想,最后吃米飯的時候,順手夾了一根腌黃瓜,竟是脆爽可口,這分明就是自己第一次吃時的那個味道呀!
“嘖,這個味道還真是絕了,說辣也不算太辣,而且咸香口兒的,是我喜歡的菜。”
“哈哈,你呀,這是幾月前柳夫人自己鼓搗出來的,有一次做的多了,便拿到了她自己家的酒樓去給客人添菜,哪知道自此之后這道小菜便揚名了。每天兩大壇子都要賣光呢。”
趙烈的手微頓了一下,狀似無意道:“竟是柳夫人弄出來的?”
“那還有錯了?聽我家夫人說,當時柳承恩正在外頭辦差,正巧他夫人有了身孕,吃什么都不對味兒,便自己鼓搗出來了這個。后來發現還挺受歡迎,便時常給幾家人送一些。而且她每次送的都是小壇子,就怕放時間長了再壞了,味道也變了。對了,我聽說你們剛回京那會兒,她也差人給你家送了。”
趙烈一想,自己第一次吃到這醬黃瓜的時候,可不就是剛回京不久?
當時各府都派人送了賀禮過來,難不成,這柳家便將這醬菜也送了一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