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咱們先去田里看一看。”
如今正值春暖花開之時,可是偏偏接連兩場的大風沙,直接給田里的農作物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老師,那邊的苗子似乎是都蔫了,這種情況下還能活下來嗎?”
柳承恩也注意到了,微微搖頭,那黃沙肆虐之時,將幼苗長出來的幾片葉子都給打碎了、打掉了,成活的機率基本為零了。
農田受損嚴重,還有一些村子里的屋舍也都被毀了。
特別是一些茅草屋,這會兒已經完全是散了架。
而他們在看了幾戶人家之后,也終于發現有一戶人家家里養的牲畜也病倒了。
一家人這會兒正圍著那牲畜痛哭呢。
都指望著能救回來。
柳承恩上前看了看,隨后搖頭不語。
那是一頭小牛崽子,風沙來的時候,這只小牛崽子可能是被吹到了,然后頭部應該是受到了重擊,再就是黃沙入喉入肺,等于是連傷帶病。
柳承恩不是獸醫,可是他也看得出來,以現在的獸醫的能力,能救回這只小牛犢的可能性太低了。
親自看到了百姓的疾苦,李幕心中的那股子憂國憂民的情緒很快就被調動了起來。
“老師,我想為百姓們做些事。”
李幕說完,似乎又有幾分地不滿,“可是如今我真地到了有需要的地方才發現我在書本上所說的那些竟然毫無用處!老師,我們讀圣賢書難道就只是為了能一起談笑風聲,能吟詩作賦?到了真正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卻是百無一用,這豈非是個笑話?”
柳承恩一臉欣慰地看著他,“你能如此想,我心甚慰。只是你如今年紀小,正是學習的好時候,應該把心思都放在讀書上。當然,我也會帶你出來走一走,有時候書本上學到的,未必能用,用了也未必有效,那又當如何呢?”
這話把兩個孩子都給難住了。
“還請老師明示。”
“我們讀書的目的在于明事明智明理,尤其是你們,不需要考科舉也一樣可以享受到普通人無法享受的富貴。所以,我們多讀書與那些死讀書的人的差別,就在于我們更懂得變通,知道如何能融匯貫通,能更加實際地用于民生、邊防、強國等等。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看薄薄的一本書。”
“老師講的我明白了,死讀書只會讓人變得迂腐且固執,而老師帶我們讀書,又帶著我們實際上走走看看,更能讓我們明白書中的深意。”
“哈哈,走吧,咱們還要再去下一個村子。”
李幕看著前面老師的背影,只覺得父皇將自己送到這大漠來,簡直就是太明智了!
如果不來,又如何知道大興朝還有環境如此惡劣之地?
當初在北安州的時候,他還不覺得什么,畢竟只是冷了一些而已,只要是能生火,那便足以驅寒了。
少種一季糧食,可是他們可以種藥材種果樹,后來又可以種番薯了。
所以,他以為所謂的環境惡劣也不過如此。
哪知道,等自己真地來到了甘州,才知道什么才叫民生疾苦。
看看自己的鞋子,如今已看不出原本的樣子了,這是早上新換的。
若是昨日自己在外奔走無非避入室內,那將迎來怎樣的風沙侵襲?
只是想想,都覺得不寒而栗!
“元寶,快些,老師好像是發現了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