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風沙的治理,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柳承恩根據自己掌握的一些知識,再加上了這幾天一直在甘州和衛寧府走動,總算是找到了一些更適用于沙漠的植被,同時,又走訪了一些老人,畢竟他們是常年生活在這里的,對于這里的氣候,也更為熟悉一些。
清川和李幕二人則是一起幫著他整理材料,最終,柳承恩寫了一封長長的奏折,然后送往京城。
柳承恩大概能猜到皇上的心思,也知道皇上將李幕派到這里來,也是有心要讓自己好好地帶一帶。
所以,柳承恩估計著自己在安西都護府不會待太久。
撐死了三年!
因為如果自己猜的沒錯的話,那皇上屬意的皇位繼承人應該就是李幕了。
而李幕背后沒有強大的母族,所以,皇上就一定要為他多番籌謀,好把路給他鋪平了。
朝中張閣老和江大人都是保皇派,忠心于皇上的。
只是光有他們還不夠。
所以,皇上這是想要借著在安西都護府的機會,收攏一批將士的心。
同時,柳承恩猜測自己日后調回京城,定然會再度升官,而且還會委以重任。
皇上想要給李幕鋪路,最主要的還是朝堂上的人脈。
所以,在皇上的安排中,柳承恩日后定然就是幫著李幕在暗中做事的一員。
心中有了數,所以柳承恩也就不那么地急燥了。
李幕是他看著長起來的孩子,而且也的確是心中有著江山社稷的。
李幕的經歷也比其它的皇子更為復雜一些,由此讓他的心性被鍛煉地更為堅韌。
特別是孩童時就曾遭遇刺殺、投毒等惡劣事件,日后長大,定然也不會是一個過于軟弱之人。
這些日子讓兩個孩子幫他記錄并且整理一些相關的數據和資料,也讓他們明白了想要做好一件事,就要先去弄清楚這件事情的原委,這樣讓他們實際接觸得來的結果,遠遠比柳承恩一字一句地教導他們來地更有用。
柳承恩的折子上主要是提到了三點。
一是沙塵暴形成的主要原因,二是沙塵暴的防治,三則是沙塵暴過后百姓們需要做什么。
這可以說是一篇相當詳細又不會讓人看了覺得枯燥的奏折了。
沙塵暴天氣得形成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就是要有沙源,二是要有強冷空氣即大風,三則是要有冷暖空氣相互作用。
沙源來自于沙漠,這一點毌庸置疑,而退化得林草地或沒有植被覆蓋得干松土地,以及農田里翻地造成的土地風蝕。
由于沙塵暴起因包括了風力、冷暖空氣與地表狀態三方面因素,而前兩者屬氣候因素,人力不可抗拒,因此,根除沙塵暴目前尚無可能。
無法根除,但是可以防御,可以提前地防治。
柳承恩細數了多種辦法,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要保護土壤,需要大量的植被。
不僅僅是沙漠和沙漠邊緣,甘州和衛寧府的農耕土地也需要進行保護。
柳承恩提出來的幾個法子必須要得到圣上的允準之后,才能更好地實施,否則,僅憑著他一個都護府長史的身份,未必能讓底下的官員們信服。
畢竟,古來治沙便一直沒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