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有蘇久在一旁維持著秩序,佃農、長工、大小管事都被一一分開了。
蘇錦繡挑眉,很顯然,佃農的人數比較多。
這三柳縣不算富裕,可因為離京城近,所以當地的豪紳們倒也不至于做地太過了。
身為農人,若是手里頭沒有田地,那的確是一件相當絕望的事。
“今日是本夫人第一次與你們見面,所以也特意給大家備了見面禮。”
話落,兩名護衛抬了一口箱子過來,直接就放在了那些佃農的身前。
“你們都是我的佃戶,我瞧著今年這莊稼的長勢不錯,大家也都好好干,爭取今年交租子的時候不要讓我為難。剛剛也說了,秋后的那些都歸你們,我一粒糧食也不收了。只是離著秋后還有幾個月呢,而且下個月這麥子就能收了。你們按名冊上所記的,每家每戶領一吊錢,算我賞的。”
話落,大家面面相覷,似乎是不敢相信這是東家說的話。
蘇久往前一立,“主子有賞,你們還不謝恩!”
“多謝東家!”
甚至有人都跪下了。
一吊錢,那就是一百個大錢,這可是能買不少的東西呢。
在三柳縣,一個銅錢就能買一個大白面饅頭了。
于是,接下來便是唱名和發錢的環節了。
另一邊的長工和管事們都看直了眼。
特別是那幾個管事,一吊錢他們當然不放在眼里,可問題是這么多的佃戶,這東家一出手就是這么多的錢,可見是大手筆。
只是不知道待會兒到了他們這里,又能給多少的好處。
佃戶們領了賞錢,便都樂呵呵地站回了原地,仍然等著東家訓話。
到了長工們這里,又抬出來了一口大箱子,還有絳紫色的細棉布。
“你們是莊子里的長工,吃住都是我的,咱們莊子上也只有五十畝自己種的田地,所以雇傭的人也不多,同樣的,你們一人得一吊錢,另外,每人再給你們五尺的花布,回家給你們的老娘或者是媳婦兒做新衣裳吧。”
長工們笑地那叫一個歡實,連忙跪下謝恩。
“多謝東家了!”
又是錢,又是布的,這可比那些佃戶們得的還要多。
佃戶們是按門戶分的,而長工們這里則是按人頭分的。
就好像是牛老田家,他們家佃了主家十畝的田地,兩個兒子牛大娃和牛二娃都在莊子里頭做事,這下子,他們一家三口就等于是得了三吊錢,外加十尺的細棉布呢。
大家看牛老田的眼神都不對了,個個都是羨慕地很呢!
牛老田其實才三十幾歲,仗著自己還能干,所以田里的活計都是他帶著小兒子一起做,偶爾家里頭的婆娘也會跟著一起忙活。
兩個大一些的兒子則是進了莊子做長工,這一家人的日子過地也還可以。
如今一下子得了三吊錢的賞,可把周圍的人們都羨慕壞了。
“還是牛老田會算計呀,早知道也讓咱們的兒子去莊子上做事了。”
“就是,誰能想到會突然換了東家,而且東家還這么大方呢!”
“算了,別說了,看以后莊子上還招不招人吧,我看等今天晚上就得去牛二家走一趟,打聽打聽信兒才好。”
“夠嗆,有這種好事,牛二怎么也得先想著自己人。他那人,不見兔子不撒鷹,去找他,還得備禮請吃喝的,劃不來。”
村民們議論紛紛,對此蘇錦繡也只當是沒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