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楊家人看來,柳承恩也只是一個農家子出身,背后毫無根基,妻子也是他當年的糟糠之妻,毫無背景。
所以,楊家人都滿心覺得這次的宴會,一定會比上次更熱鬧,也更有排面。
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宴會準備地差不多了,就等著明日賓客們上門了,楊家又出事了!
楊二在地方上任縣令,不說當地多么腐敗吧,反正是沒少收地方豪紳的銀子。
因為仗著楊家有錢有勢,所以一直以來,楊二這個縣令做地倒也舒坦。
只是沒想到,這一日,卻是被人一紙訴狀告到了定西府知府的跟前。
縣令是在他的治下,如今有百姓鳴冤告狀,知府自然也不能坐視不理。
最要緊的是,知府大人正在招待大都護和長史大人一行人呢,這個節骨眼兒上有人來告狀,他要是敢不接,那就等著被參吧。
告狀的是一家農戶,家中有一妙齡女兒,如今十三,上個月被縣令的公子看上,然后直接搶回了府。
那姑娘誓死不從,最后一頭撞死在了縣衙后院,可是卻只被人用一蓋破席子卷了,然后隨意地扔到了亂葬崗。
這苦主夫妻二人尋到了縣衙,不僅沒能找到女兒,反而還被人給痛打了一頓。
事后,還是有一位乞兒告訴他們,說是看到有一具女尸被抬了出來,扔到亂葬崗了。
痛失愛女,又遭受一番毒打,原本就體弱的妻子急火攻心之下,就這樣去了。徒留一個漢子,日日哭嚎。
妻女都沒了,這漢子自然是不肯就此罷休。
他先是想要去堵那位公子,然后殺人報仇,可是奈何那位小公子身邊跟的仆從眾多,他根本就找不到機會下手。
還是數日前,偶然間聽聞安西都護府的大都護和長史大人都是清官,且愿意為百姓做主,這才湊了盤纏,上了定西府,然后尋了機會,攔路鳴冤。
他原本是想著直接去都護府嗚冤的,可是有位秀才告訴他,這種事情,都護府不一定管,最好是去知府那里鳴冤,還好心地給他寫了狀子。
也是趕巧了,今日柳承恩和趙震二人過來與定西知府商議水渠一事,便這么給遇上了。
真地是趕巧了嗎?
不全是!
柳承恩安排人去查楊家之事,自然而然地也便查到了這位漢子身上。
明明才三十出頭的年紀,如今看上去竟然已經頭發花白,顯然是受了極大的打擊。
想到了水渠上的種種不順,柳承恩也只好安排了這么一出,然后給百姓們一個可以狀告楊家的機會,當然,更是一種可以狀告楊家的膽量!
畢竟,民告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知府不想管,畢竟楊家還有一個左侍郎的女婿呢,而且人家是謝家人,自己若是得罪了楊家,只怕前途渺茫了。
可若是不管……
知府看看一旁陰惻惻的大都護,這膽都要嚇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