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被罰,而且還罰得如此之重,即刻在滿朝文武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而柳承恩做為當事人之一,則是根本就沒空搭理別人,龍骨水車的事情,還沒進展完呢。
柳承恩去了一趟田村,看到有村民坐在院子里頭在剝苞米粒,腦子里突然就閃過了一樣東西。
他記得,好像是有一種手搖式的脫粒機。
不需要用電或者是油等其它的推動力,而且手搖式的,脫粒也遠比現在人們用手要快得多。
而且還不傷手。
想起來就做!
六郎被他叫過來,然后又找了幾個莊子上的老實手藝人,一起開始琢磨了。
柳承恩記得手搖玉米脫粒機是一種農用小機械,它有一對代替軸承的內外匹配的外套管與活動內套筒,活動內套筒末端有一搖把前段為可變換口徑的佛手行爪,外套筒下有固定裝置的支架,前段有保護手不致誤入,便于玉米棒進入佛手行爪口既便于玉米粒脫落出的帶空洞的保護罩。
只是他可沒有實際地操作過,倒是記得在網上看到過。
所以,這東西具體能不能做出來,他也不敢保證。
按他說的,幾個人先做出來一個簡易版的。
拿了老苞米扔進去,然后試了試,發現果然還能行!
“天哪,四哥,你真地是太厲害了,這種東西都能鼓搗出來。”
“哪里是我厲害,分明是你們幾個有本事!行了,這個我先帶回去,不過不急,你們先照著這個再做出兩個來,可以先讓村民們自己試試。”
“知道了,四哥。”
幾個長工也是看地目瞪口呆的。
早就聽說東家是個大官,只是沒想到,這么大的官,竟然還會弄這個?
先讓人試試,以半個時辰為限,讓六郎挨個地做好了記錄。
這份記錄,可是要拿回京城向皇上交待的。
“四哥,這東西太好用了!不僅剝粒快,而且也沒有什么損傷。”
就算是有損傷也沒事,反正這苞米還是要被石碾的。
柳承恩又仔細地看了幾個人操作這東西,發現的確是挺好用的。
不過,也不能一直用,如果長時間用而不停歇的話,這東西會產生熱量,而且還會影響了整個小機子的使用壽命。
這個年代,可沒有什么潤滑油。
柳承恩倒是聰明,找人弄來了銅油,然后再自己想辦法試。
想要提煉出純凈的潤滑油,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不過,也不是絕對就沒有辦法了。
比如說,可以用蠟來當潤滑劑。
再比如,這銅油也是可以稍稍加工的。
柳承恩在莊子上住了一晚,第二天又接著看村民們使用這東西來脫粒,發現真地是省工省時。
雖然不能比起上輩子的那種機械工業,可是也已經明顯提升了很多。
“還真是不錯!使用它不用動力,損率低,脫離干凈本身結構簡單,從目前試過的數據來看,效率可達每半個時辰就能脫一百多斤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