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派往隴西的一位皇子殿下和一位皇孫殿下回京復命,得到了皇的嘉獎。
九月底,其它的幾位皇子殿下也都陸續回京,唯有李幕一直未曾回轉。
十月初,柳承繼走水路進京。
蘇錦繡在征取了柳承恩的意見之后,備了兩個住處。
其一便在柳府之內,柳承繼初入京城,定然是要在柳府先歇歇腳的。
之后,柳承繼要去明德書院讀書,而其妻兒若是想要同行,也可以到書院附近的宅院小住。
柳承繼雖然是比柳承恩小,可是他的妻子卻比蘇錦繡大了好幾歲,也因此,柳承繼的長子比艾寶還要大兩歲。
“善兒,過來給堂伯和伯娘請安。”
柳承繼的長子叫柳定善,人長地虎頭虎腦地,一看就知道在村子里定然是個孩子王。
柳承繼此次進京,身邊只帶了一個書童。
這書童還是鄉試前才買下來跟在身邊的。
他們家如今雖然是富裕了些,可是家中還有其它的兄弟姐妹,所以頂多也就是能吃飽穿暖了。
再加上前幾年家里頭又重新蓋了宅院,可是花費了不少的銀兩。
如今他們一家五口外加一個書童進京了,少不得要安排人手的。
“四郎,這后頭天氣就冷了,若是他們一家都搬去了鄉下住,雖說是離地近了些,可是這人生地不熟的,我總是不放心。要不,就讓他們在城里住著,韓山長不是說一個月能回來休兩次嗎?到時候也能見著了。”
“都行,我是怕他們在府里頭住著,你和弟妹覺得不自在。”
“那倒不會。我原本就是從鄉下出來的,有什么不自在的?至于弟妹,我瞧著她也不是那等子嫌貧愛富之輩。再說這承繼中了舉人,就算是來年會試不成,他媳婦也算是舉人夫人了,我便帶帶她吧。”
柳承恩明白,蘇錦繡說的是一些應酬之類的。
這女子,尤其是官家女子出門穿戴、言行、禮儀等等,都是尤為重要的。
一不小心出了錯,只怕就要被人貽笑大方。
“也好,我瞧著他們一家子也是實在人,你看著安排吧。”
在家事方面,尤其是親戚上,柳承恩就沒操過心。
他知道蘇錦繡不是那等小氣的人,也知道她向來對自己的族人很寬待,所以自然很放心。
“那善兒的事情,你明兒別忘了再跟江大人說一說。”
“嗯,我記著呢。今日我考了考他,《千字文》和《三字經》倒是都背地挺熟的,而且字寫地也還成。”
“那就好,去了江家,也不至于給咱們柳家丟人了。”
次日早膳時,柳承繼一家子是在自己住的小院兒里用的。
春桃親自帶著人過來擺的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