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承恩連忙跪下,“微臣但憑皇上吩咐。”
皇上目光幽深地看著底下的人,好一會兒才道:“起來吧。別把朕當成了洪水猛獸。”
“微臣不敢。”
“有關江遠豐的案子,朕會發還大理寺重審,至于先前的那一位,停職查辦。”
“是,皇上。”
有了皇上這句話,那余下的事情自然就不必柳承恩費心了。
大理寺里頭能辦案子的能臣不少,如今少卿出了問題,其它人只要是不傻,就應該知道了自己后頭的路怎么走了。
安王得知自己費盡心思弄設的局,竟然根本無法撼動江元豐,這心里面自然是分外惱火。
一怒之下,摔了不少東西,又因為仆從犯了小錯,從而被他遷怒,直接拉下去亂棍打死了。
皇后有意養個皇子在膝下的事情,自然不止安王知道。
另一邊的唐王等人自然也都收到了消息。
而唐王則是想地更為深遠。
眼下諸位兄弟之中,最有望登上那個位置的,應該就是安王了。
就算是皇后名下多了一個嫡子,一時半會兒,只怕也難以與安王對抗。
唐王思慮良久,“要說父皇最為寵愛的兒子,應該就是李幕了。當初李幕的生母早逝,皇上一怒之下,可是斬殺了不少的宮人,還連貶了多人的位份,再之后,更是將李幕帶到了身邊親自教養。就沖這個,也足見父皇對他的看重。”
謀士也明白這些,皇室之中,能有這種真情實感的時候,委實不多。
“王爺,即便如此,可是小殿下至今無封號,而且也不曾與朝臣們接觸過,就算是他被皇后撫養,也無力與安王對抗的。”
唐王猶豫了一會兒,“這話不對。別忘了皇后娘娘的母族勢力可不弱。這些年,也不過是因為皇后一直無所出,所以他們才會蟄伏了下來。一旦皇后這里后繼有人了,那么他們勢必會傾力助他的。”
這話不假。
大家族之間的利益,豈是一兩句話能說地清楚的?
就算李幕不是皇后的親子,可是只要李幕成為了太子,那就得尊皇后一聲母后,將來登基,那皇后就是太后,照樣尊榮無限。
而身為皇后的娘家,必然也會得到皇上的照拂。
所以說,重點不在于李幕是不是皇后生的,在于李幕與皇后的利益是否一致。
“本王聽說李幕可是三不五時地就去風儀宮請安呢。而且皇后和安國公主都對他十分喜歡。李幕原就得父皇寵愛,一旦他被皇后記為了嫡子,那么他上位的可能性至少就是七成了。”
幾位謀士此時也是面面相覷。
關于皇室爭斗,他們雖然是可以踴躍地提出自己的建議來,可是卻不敢打包票。
畢竟,他們可不是真正的皇族,里面的爭斗究竟有多殘忍,他們也并不全知道。
“王爺,那依您的意思,咱們現在是要對付這個李幕,還是先對付安王呢?”
“此事得容本王再仔細想想。李幕畢竟年幼,就算是真地被記為了嫡子,他現在還是個少年,而且他的性子比安王可是溫柔仁善了許多。退一步講,若是我們無望,那登上帝位的人,也絕對不能是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