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里面也是這種儲存環境,恐怕紙質檔案也損壞的差不多了....”
滴!
基德刷開大門,他可沒想那么多,來都來了,能不進去看看嗎?
大門剛剛開啟,里面就飄出了一股介于墨香氣與霉味之間的味道,空氣倒是很干燥,說明儲存這些紙質文件的人也不是完全的小白,但他們顯然并不是很看重這些文件,只是將其屯進木箱,用封條封死后就不管了。
宮野大小姐吸吸鼻子,打了個噴嚏,估算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字:
“空氣濕度倒是不算太高,溫度也適宜保存文件,就是灰塵...阿啾!灰塵太多了....”
灰塵是細菌、霉菌的攜帶者,本身也會對紙張產生磨損、腐蝕等破壞作用,因此檔案在入庫封存前就要進行除塵殺菌處理,可隨著時間流逝,不經常開啟的地下三層還是積攢了不少灰塵,只能希望保存在木箱里的檔案沒什么事了。
為了方便閱覽,這些檔案都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封條上寫著入庫時間,而木架旁則標注著檔案日期。
群馬小學校教員講習所于1873年正式成立,直到1949年,小學校教員講習所與農業講習科合并為群馬大學學藝學部后,成為了群馬大學教育學部。
地下三層就保存著1873年—1949年間,教育學部留下來的所有資料。
時間跨度整整76年,檔案堆積如山,放滿了幾十個書架,要想在這片書海里找到需要的情報,可謂難于登天。
“幸好咱們有四個人,趕緊動手吧。”
榊誠揉了揉眉心,有點焦頭爛額,這查資料可是最讓人崩潰的事情了,馬虎不得,否則就可能跟需要的東西失之交臂。
“咱們應該從最初的建校資料查起。”
宮野大小姐說:
“如果烏丸蓮耶曾在群馬大學就讀,那么他應該在建校不久后就成為了群馬大學的學生,反之1900年以后的資料對咱們恐怕沒有太大的幫助,畢竟那時候烏丸蓮耶八成已經繼承家業了才對。”
沿著書架上的日期標注,四人來到屋子最內部,赫然發現....
1873的資料是最多的,占滿了整整兩大書架。
“唉....”
見狀四人都有些沉默,這得查到猴年馬月去?
可他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該下功夫的時候絕對不能偷懶。
榊誠第一個動了起來,搬來一旁的梯子,爬到高處,將放在書架頂部的木箱抬下,拂去上面厚厚的一層灰塵,看了下封條上模糊不清的日期:昭和25年(1950),文化財保護委員會封。
文化財保護委員會指的是1950年成立的文部省外局之一,顧名思義,是為了保護所謂的文物,不過和文化相關的許多事情都歸他們管轄。
而文部省則是文部科學省的前身,于1871年設立,負責統籌曰本國內教育、科學技術、學術、文化及體育等事務,群馬小學校教員講習所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建立的。
值得一提的是,文部省的一把手叫做文部大臣,屬于內閣成員。
等等....
內閣大臣?
榊誠目光微凝,忽然想起有一位姓烏丸的內閣大臣...
他和文部省會不會有什么聯系?
撕掉封條,榊誠打開腐爛了一半的木箱,趕走幾只書虱,拿起一個檔案袋,輕輕一拽,封口處的棉線就斷掉了。
小心抽出里面脆化發黃的文件,榊誠松了口氣,雖然墨跡已經褪色,但依稀還能辨認出上面的內容,要是再晚來兩年,估計上面的字跡就一點也看不清了。
“關于群馬小學校教員講習所的選址報告,負責人....烏丸一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