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月夫婦去世的當天下午,顧如槿脫了發釵穿了身素色衣衫帶著晉驍辰去了鎮上,在鎮上的成衣店為晉驍辰買了幾身白色粗布衣服,這一穿便是三年。
晉驍辰剛開始還會問爹娘什么時候來接他,時間久了也不再問了。
鎮國大將軍晉志威在那場戰事后的第四天才趕到,他在路上已經得了唯一的孫子和孫媳以身殉國的消息,鐵血數十年的他只是在馬車上枯坐了一天一夜,第二日仍是殺伐果斷的一軍之帥。
晉志威到了攔虎關,雷厲風行地將幾個不和諧的聲音抹殺,趁耶律熊受傷夜襲敵營,不但取了耶律熊的首級,還將耶羅大軍逼退一百里,沒了主帥的統領,耶羅王只得下旨撤退。
只是晉志威失了血脈骨肉怎么可能善罷甘休,追出耶羅大軍數百里,耶羅王連忙又派人議和。
朝堂上,少年皇帝景衡端坐在龍椅上,聽著大殿上大臣們的爭吵,眼神卻時不時瞟向漏壺。
“陛下!耶律熊已死,老臣以為,眼下正是拿下耶羅的好時機,絕不能接受議和!”懷化將軍羅時弓著身子站在大殿中央,言辭懇切地請求。
幸好那耶律熊心胸狹窄無容人之量,他領兵這幾十年,耶羅再無強將。
此時不將耶羅降服,更待何時。
羅時身受重傷,養了這么久還沒有完全恢復,又驚聞女兒女婿血染沙場,一時悲憤,暈厥過去,在床上養了幾天,卻又聽聞耶羅國派人議和,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才掙扎著上了朝。
隨后又有幾名武將附和。
“羅將軍此話差矣!近幾年邊境大大小小戰事不斷,這行兵打仗虛耗國庫,臣以為不若接受耶羅議和,一來休養生息,二來充盈國庫。”戶部尚書季灃站出來反對。
“臣以為季尚書言之有理!”季灃話音剛落,也有人站出來支持。
見陛下遲遲沒有回音,御前太監總管劉公公輕咳了一聲,提醒景衡。
景衡回過神來,下意識地看向右手邊首位,卻見那里仍是空著一個位置。
安國公趙元旭以守孝為由,許久沒有上朝了。
景衡越過幾人,看向站在武將列的趙楨。
“趙小將軍以為如何?”
聽得陛下點自己的名字,趙禎跨出一步,站在大殿中央,俯首行禮道,“臣以為季尚書說的有理!”
晉東宴夫妻倆已死,晉志威和羅時二人沒幾年好活了,再過幾年,這盛景國的兵權將有八成落在趙家,此時趙楨自然不希望再節外生枝。
“既如此,就接受耶羅國議和,也顯示我盛景朝有容人之量。”景衡最終下了決定。
“陛下……”羅時哀聲喊道,他還等著上戰場將沾了女兒血的耶羅士兵殺盡呢。!
“好了!無事就退朝吧!”景衡打斷了他的話,丟下了一群人朝著后宮去了。
議和的流程在安國公的推動下,很快敲定,耶羅最終以每年進獻十萬兩銀子加五千匹駿馬,與盛景國訂立盟約。
與此同時又有一萬兩銀子運入了安國公府。
四季更替,日月輪回,又是八月金秋,這是顧如槿在柳樹坡度過的第三個秋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