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郡是郡治,雖然熱鬧,但是周邊的地形卻沒什么好說的,太守公沙孚又不冷不熱的,呆著也沒什么意思,盧敏停了一天,便打算繼續起程,趕往護烏桓校尉所在的寧城,那里有胡市,有大量的胡人出沒,應該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他向鮮于銀表露了這個意思之后,鮮于銀有些意外,自己不敢做決定,說要回去請示太守。
時間不長,鮮于銀回來了,他對盧敏說,公沙太守請你暫停一天,他現在有些事脫不開身,準備明天請你到太守府一敘,談談邊事,論論學問。盧敏聽了,倒不好堅持立刻就走,只好應了下來。
第二天一大早,公孫沙便派長史齊周帶著車馬來迎接,盧敏等人上了車,一路來到太守府。一到府前,劉修便看到了一輛青帷的馬車,不由得想起那個太平道的張使,心中便有些惴惴,不知道待會兒會遇到什么情況。
毛嬙也皺了皺眉,擔心的看向盧敏,盧敏也看到了這輛馬車,卻只是淡淡一笑,不動聲色的跟著齊周進了府。進了正庭,太守公沙孚笑盈盈的從堂上走了下來,老遠的就拱手行禮。
盧敏連忙上前行禮,口稱草民見過府君,公沙孚呵呵一笑,與他見了禮,挽著他的手臂上堂,笑道:“月前有星過幽州界,孚尚有疑惑,沒想到今日盧君之子光臨,孚才恍然大悟,原來都應在你的身上啊。”
“敏卑微之身,如何敢當得星宿示兆。”盧敏連連搖頭,客氣而嚴肅的說道:“請府君莫要再出此言,不然的話,敏將無地自容,只能求去了。”
公沙孚一聽,撫著胡須看了一眼堂下的劉修等人,一點開玩笑的樣子也沒有:“不是盧君,難道是堂下的某人不成?”他表情嚴肅,就好象他說的有星過幽州界是千真萬確的事一樣。
劉修差點笑出聲來,心道這什么太守嘛,簡直是一神棍,難怪和太平道的勾結在一起。他本想開兩句玩笑,可是看看旁邊的劉備和張飛等人,見他們一個個面色鄭重,好象都相信了公沙孚的話,只得把涌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免得被人當成異類。其實說起來,漢代人不僅信這些,而且是非常信,比起后世只能看到土地廟、觀音廟之類,漢代隨處可見各種祠堂,敬的鬼神也五花八門,數都數不清。包括盧敏本人其實也不是完全不信,他只是不全信,覺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不值得信罷了。
如果劉修現在說這世上沒有鬼神,恐怕沒有一個人支持他,就連盧敏都會說他是胡說八道。為了安全起見,還是不要太多嘴的好。要不然輕則說你胡說八道,重則請你喝符水去邪。
公沙孚拉著盧敏上了堂,分賓主落座,寒喧了幾句,問了一些沿途的情況。盧敏趁機把謝廣隆的事情說了,公沙孚笑著點點頭,卻沒有多說什么,轉而說起了學問。盧植雖然是《古文尚書》大家,但是他并不是只治一經,其他經籍他也大多有所涉獵,對《周禮》尤其有獨到見解,他還寫過一部《三禮解詁》。所謂三禮,便是指《周禮》、《禮記》和《禮儀》三部經典。公沙孚家傳《公羊春秋》和《韓詩》,但是對《禮》也并不陌生,只是有些問題不如盧植那么精通罷了,現在與盧敏見面,當然不肯放過請教的機會。
他們說的那些學問,劉修基本聽不懂,劉備、張飛等人也是一頭霧水,大概只有劉和幾個有家學的人略微明白一些。站在下面聽講,實在有些無趣,卻又不好露出不耐的表情,這感覺實在不好受。劉修只得放松了身體,慢慢的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讓自己平靜下來,對堂上互相切磋的聲音似聽非聽,卻又保持著清醒。
等他安靜下來,他忽然覺得有些怪異,門口停著的那輛青帷馬車突然浮出了腦海,他抬起頭,向堂上公沙孚的后面看去。公沙孚的后面是一堵墻,上面畫著一副不知道是什么故事的畫,但是劉修卻分明覺得,那堵墻后面有人,而且很可能就是太平道的那兩個人。
劉修忽然有一種預感:今天的事可能有點邪門,大概不是討論討論學問那么簡單,請客的可能不是公沙孚,而是那個什么張使,真正要請的也不是盧敏,而是他劉修。
正在這時,聽得堂上公沙孚輕聲說道:“敢教盧生得知,我有一位老友正在沮陽做客,也想向盧生請教幾個問題,不知道盧生肯見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