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都水監、軍器監、律學、武學、國子監這些機構,卻有大量的資金苦于沒有投資的地方。
他們見到農業銀行的利息之后,紛紛將大量的資金投放道農業銀行來吃利息,這讓農業銀行成為一個龐大的金融怪獸!
這些資金可都是現金流,平日里沉沒在錢庫里或者埋在地底下不見天日,以至于民間很富有,市面上卻極其缺乏銅錢的詭異局面。
之所以有這種狀況,是因為存在家里不用保管費,存在錢莊里卻每年都要付出一大筆的保管費,還不如就存在家里生銹呢,不然一大筆錢,存個幾十年就全歸錢莊所有,這種事情傻子才會干呢。
現在有農業銀行這個異類,當然要拿出來存著,既不用花大力氣保管,還可以掙到不少的利息,這樣的好事誰不干誰是傻子。
所以形成的良性循環是,農業銀行通過對官府和商人的放貸,讓世面的銅錢多了起來,有了銅錢的流通,商業也越加的繁榮起來。
包拯對此很樂觀,他預測秋收完成之后,貸出去的青苗貸收回來,產生的海量利息,以及今年西湖城建設給開封府帶來的稅收,以及市面上活躍的經濟帶來的稅收,嘉佑二年大宋朝會過上一個大肥年了!
而這,全部來源于歐陽辯!
西湖城、青苗貸、以及農業銀行,全部都來之歐陽辯!
正是因為歐陽辯,大宋朝的嘉佑一年才有驚無險的度過。
歐陽辯善于理財之名也在諸多高級官員之間流傳,尤其是文彥博、富弼、韓琦這些人的耳中流轉。
秋天的到來,歐陽辯更加忙碌起來了。
因為歐陽辯被歐陽修、王安石圈禁了起來,不是他犯了什么錯誤,而是要讓他全心全意的備考。
沒錯,為嘉佑二年的春闈打前站的秋闈快到了。
歐陽辯愁眉苦臉的準備著考試,但他不知道的是,文彥博和富弼這些人,已經給主考官打了招呼,要留意一下歐陽辯。
言外之意,便是一定要讓歐陽辯通過秋闈,以便參與明年春天的大考。
這算是宰相們對于歐陽辯在嘉佑一年做出的貢獻的補償,還有就是他們希望能夠盡快把歐陽辯拉進朝堂之中,最好是讓歐陽辯去主管三司的工作。
他們的想法是,歐陽辯在理財上的天賦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現在只是在幕后給包拯支了一個主意,就讓大宋朝的國庫眼見著就要充盈起來了,連著他們自己的錢包都充盈起來了,如果是歐陽辯主管三司……嘖,那豈不是以后隨便花?
所以啊,這一次一定要讓歐陽辯中進士,并且是高中三甲,才好安排他的差遣。
這個事情歐陽辯不知道,其他的舉子也不知道,當然歐陽修也不知道。
為了安排讓歐陽辯通過科舉,身為開封府的知府歐陽修竟然沒有被任命為主考官,而是由知制誥吳奎來擔任秋闈主考官,以便讓歐陽修父子避嫌,這也是煞費苦心了。
開封府試參加人員多,水平又高,歷來難考,歐陽辯蒙著頭考了一通,出榜后竟然考了個十幾名,也算是出了個大名了,畢竟歐陽辯是這一屆開封府試中,是年紀最小的考生,竟然一次就過了,并且還考了個前幾名,著實難得。
當然啦,歐陽辯的水平也是值得的,他后世的見識和學問,加上這一世幾大文豪和教育家的教導,自然是差不到哪里去的。
“所以……我這就是舉人了?”
歐陽辯看到榜單的時候不由得有些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