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頊:“……你說我該寫還是不該寫?”
歐陽辯哈哈一笑:“請陛下賜墨寶!”
趙頊一拳頭又是砸在歐陽辯的肩頭上,齜牙咧嘴笑了起來。
兩個年輕人同時大笑起來。
這等情形像極了他們在資善堂的時候。
……
對于報紙的籌備,歐陽辯一點也不放松,報紙是他計劃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一個國家的富強,一是經濟、二是軍力、三是軟實力,這就是所謂的綜合國力。
作為一個受過九年義務的后世人,這個道理歐陽辯太了解了。
報紙的作用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夠解釋清楚的。
總的來說,報紙可以統一國內的主流思想,可以形成輿論,指導朝廷、軍事、統一思想對外。
報紙承擔著解放思想、革新思想的作用,這對于變法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歐陽辯可以通過報紙及時對外解釋變革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問題。
歐陽辯現在經濟發力,也在構造一個全新的軍隊勢力,但最終還是得回到制度上面來,回到官場上來。
大宋朝的制度在經歷了一百年的時間之后,已經漸漸地僵化腐化,到了不得不變革的時候了。
西夏、遼國的威脅,大宋是必須面對的,還有以后更大的威脅,要面對這樣的危機,一個**僵化的官僚集體是沒有辦法應對的。
更加急迫的是國內的變革,這也是一個**的官僚集體沒有辦法應對的。
所以在時機恰當的時候,歐陽辯必然會對官僚集體動刀。
既然要針對官僚集體,就得面對他們的反撲,面對他們操縱的輿論,。
果沒有一個發聲的渠道,就會像王安石變法的時候,明明是為了天下,但天下卻洶洶,就針對著變法集團而去,而不得不陷入直接的斗爭之中。
如果有了報紙,通過這個發聲渠道,就可以團結大部分的有識之士。
斗爭當然是不可以避免的,但是卻可以通過報紙可以團結更多的志同道合之士。
也就是歐陽辯經常說的——將朋友搞得多多的,將敵人搞得少少的。
所以,報紙的作用怎么夸大都沒有問題。
這也是歐陽辯這段時間的工作重點。
曾鞏領導的編輯部自然是主力,但是歐陽辯是屬于來自上層建筑的指導。
關于板塊的安排、內容的審核、排版標準、穩定供稿渠道的維持,這些都是歐陽辯在指點的。
相對比對于經濟、軍事、政治等等方面,實際上這些東西才是歐陽辯的老本行,因為他上輩子就是個苦逼的編輯啊。
歐陽辯在編輯的行當上干了十幾年,對這些輕車熟路,他是想直接將大宋周報直接打造成一個成熟的新聞媒體,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它的作用。
經過歐陽辯和曾鞏帶領的編輯團隊接近幾個月的努力,第一份大宋周報終于新鮮出爐,歐陽辯貪婪的嗅著新鮮的油墨味。
這種感覺太好了!
當然這中感覺來之他對大宋周報的期待,也來之他對上一輩子的思念。
以他的眼光來說,活字印刷的報紙看起來還是有些粗糙,但以宋朝人的眼光來看,這份報紙已經是及其精美的了。
雖然也還是黑白色的,但是字體優美、排版精密、紙張優良,比起市面上許多書看起來都要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