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打擊德國,從5月初開始,英法洋聯軍開啟了比利時戰役的進程,百萬大軍涌入比利時境內,與德軍展開廝殺。
沉寂已久的大戰再起,空中飛機穿梭往來,地面上炮聲隆隆,大洋帝國的裝甲洪流在平原戰場上威力盡顯,不斷的突破德軍防線,對德軍實施沉重打擊。
在東線戰場,又是另外一幅情景。
國內政局不穩,人心惶惶,人數高達800余萬的沙俄軍隊無心戀戰,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官兵開小差脫離軍隊,整個防線出現大面積垮塌現象。
東線德軍和奧匈帝隊一路高歌猛進,已經將戰線深深的鍥入烏克蘭境內,沙俄軍隊一觸即潰,漫山遍野丟棄的軍事物資和槍支彈藥,讓一切變得糟糕透了。
任誰都知道,沙俄在東線的潰敗無可制止。
在克里米亞半島休整的大洋帝國第2集團軍36萬余人,在得到命令之后迅速出擊,占領了西烏克蘭以基輔為核心的十數萬平方公里土地。
竭盡全力收攏潰敗俄軍,在面包的感召下,短短一個多月就收攏了建制較全的60余萬俄軍,形成百萬人重兵集團,穩定了對烏克蘭西北部的占領。
這已是第2集團軍的能力的最大范圍,在全線潰退的俄軍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整個6月和7月,從前方戰線上潰退下來的俄軍就像蝗蟲一樣遷徙,一路上吃光了所有能夠吃光的東西,包括樹皮和野菜。
這場沒有計劃的潰逃,形成了波及整個烏克蘭的大饑荒,倒斃于途的士兵與老百姓難以計數,演繹成一場災難。
面對這種情況,第2集團軍什么也做不了。
保障百萬大軍的海路運輸線,維持不了更多人口的救濟,這一方面是由于物資緊缺,必須優先保障西線戰場供應,其重要性遠比東線戰場高的多。
另一方面是協約國高層極為不滿沙俄現政府作為,沙皇尼古拉二世畢竟是英王喬治五世的表弟,說推翻就推翻,說廢黷皇位就廢黷,這個爛攤子誰來收拾
世界大戰已進入第4個年頭
即便英法等老牌殖民者,也被這場戰爭拖得精疲力竭,債臺高筑,想要救援沙俄心有余而力不足。
沙俄的規模太大了,高達16億人口,這么大的國家就是一人一口糧食,動輒數百萬噸,誰能拿得出來
也許,沒有爆發戰爭的北美大陸能夠拿得出來,但這僅僅是存于理論上的美好設想。
如今北美大陸戰火連綿,米國四分五裂,自己吃的都不夠,更不可能大規模的向外出口。
而大洋帝國全力供應英法兩國就非常吃力了,也沒有多余的糧食資源,解救陷于大饑荒中的沙俄,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悲劇的發生。
東線戰場上,德國的勝利已經無法遏制,僅僅憑借第二集團軍36萬余人,也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htts:book232311511854936ht
天才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