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德意志邦聯轉改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是一個封建君權聯邦國家,什么意思呢?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就是是封建君主們總頭領,帝國的國家元首和集權者,他的手下人最多,槍最多,錢最多,勢力最大,所以才能夠把原本分散的聯邦國家全部捏合起來,組成新的德意志帝國,完成德意志民族統一的夙愿。
在威廉一世皇帝的下面還有巴伐利亞、符騰堡與薩克森國王,巴登和黑森大公,漢堡、呂貝克和不來梅參議院等等,都稱作諸侯也不妥帖,應該是一群封建君主再加上幾個資產階級民主聯邦,形成的一鍋大雜燴。
所以,威廉一世極不情愿地接受“德意志皇帝”的名號。他曾提議“德國皇帝”的名號,但顯然封建君主們不會接受,因為這里面蘊含的深意大不相同。
德意志是民族,而德國是國家,豈能混為一談。
威廉一世可以作為德意志民族領袖加冕為皇帝,但是作為國家肯定不行,意義大不一樣。
因此,在歐洲出現了英國女王兼印度女皇維多利亞陛下,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代表都是一個帝國的皇帝,到了德國這兒就變成了德意志皇帝,代表是德意志民族的皇帝,奧妙就在于此。
1879年7月初
荷蘭阿姆斯特丹港
“泰山”號快速貨輪停靠在碼頭邊,昆士蘭伯爵攜夫人及隨行人員正在與當地送行的貴族寒暄告別,感謝他們在荷蘭期間熱情招待。
作為歐洲北方重要樞紐港口,阿姆斯特丹港同樣是澳洲純羊毛毛線和優質煉焦煤目的地港,從這里轉運向內陸深處。
這一次經歷意大利,法國,德國,奧匈帝國與荷蘭之行,領略了蒸汽工業時代歐洲大陸的風采,深入了解當地社會生活,歐洲普通工人生活水準和解不開,理還亂的民族關系,獲益良多。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揮手告別了送行人群,李福壽登上泰山輪,眺望著阿姆斯特丹港極具北歐風情的尖頂木樓,遠遠的向天際鋪展開去,在藍天白云映襯下顯得分外美麗。
遠處綠色田野上巨大的風車轉動,田野里盛開著美麗的鮮花綠樹,這個北歐小國充滿了田野鄉趣。
從歐洲角度來看,荷蘭依然處于農業和海洋運輸捕撈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剛剛開啟了工業化進程,全國的工廠加起來也不到100座,所以保持了非常好的優美環境。
與漫天陰霾籠罩的英國相比較,簡直就是一座世外桃源,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海上馬車夫”國力孱弱,早已不復當年之勇。
因為本國需求過少,無法支撐起現代船舶制造業發展,如今的荷蘭甚至連3000噸級的輕巡洋艦都無法制造(軍艦而非民船),只能從英法等強國購買。
與之相比
澳洲紅河谷蓬勃發展的遠洋船舶制造業打下了堅實基礎,正在快速超越這個昔日海洋霸主,未來前景一片光明。
泰山輪上
來自歐洲各國金發碧眼的乘客達五百余人之多,尤其以德國人為主,除了霍瓦茲海軍造船廠120名資深技師,西門子公司派出的技術專家組外,還有來自法國和意大利的皮革制品專家,服裝,教育,紡織及食品類專家,這些人大多攜帶妻女,接受紅河谷的高薪聘請前往澳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