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樣的地理特征,使得適宜建造大型水庫的地點很少,理想建造大型水庫的地點大多集中在新南威爾士州南部和維多利亞州,紅河谷也只有松江水庫這一根獨苗。
與之相比
紅河谷水庫只能算是中型水庫,從遠景來看,難以承擔起百萬人口大都市的電力需求,是非常遺憾的。
因為季節性河流的因素,澳洲內河航運條件較差,寬闊的布里斯班河水量充沛,再加上有紅河水庫調蓄旱季水量,才能夠維持百余公里的航道(通行萬噸輪船)。
黃浦江和太湖的情況也類似,在每年雨季的時候洪水泛濫,形成面積高達數千平方公里的黑沼澤森林地區,泛濫的太湖與沼澤地區連接成片,宛若一片汪洋,千百年來周而復始的重復這一過程。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對于放牧的牛仔來說,洪水來臨了驅趕羊群離開這片地區就是了,等到洪水消退了再返回。
由于地廣人稀,因此澳洲不存在什么水利項目,也極少有農田灌溉工程,完全沒有必要。
如今設立的松江鎮,并且在松江鎮和太湖流域大力發展工農業,可不可能說走就走,治理水患就勢在必行。
以黃浦江為例;
每年雨季來臨之后,源自大風水嶺的洪水滔滔不絕的下泄而來,寬闊的河面廣達數公里之巨,到處都是一片汪洋,對航行安全產生嚴重威脅。
旱季山區上游來水減少,黃浦江收束到主河槽中,這是一個平均寬度不到百米的河槽,在經年累月的河水沖刷下深切入地表,最深處達到20余米,淺的地方只有十余米。
如今修建了庫容量驚人的松江水庫,可以在雨季來臨之前排空庫容,承接巨量的山洪入庫,有計劃的調蓄洪水。
這樣一來
不但可以讓黃浦江始終保持安全的航運條件,而且可以調蓄洪水減少下泄量,不至于被短時間匯集的山洪沖得四處漫溢,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長期來看
應該沿黃浦江低洼南岸修建一條長堤,直通入海口,真正的約束住黃浦江這條巨龍。
這是未來的長遠規劃,現階段還用不著(10年之內),因為松江鎮建立在地勢較高的丘陵地區,黃浦江也好,太湖也好,都無法對其造成嚴重威脅。
近期通過的太湖流域興修水利方案,正是為了應對雨季山區上游來水泛濫,通過與松江水庫的調蓄配合,促使巨量洪水有序通過太湖地區下泄進入黃浦江,不至于對大片良田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