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便宜只有買倫道爾淺水炮艦,那玩意兒純粹就是個渣,只能在港口和近海晃蕩,風浪稍微一大自己個就翻沉了。
由耿寶貴出面推動海軍建設方案,從身份和海軍建設角度出發十分妥貼,非議聲音也會小一些。
“狼來了,狼來了……”一直喊,等到狼真正來了反而不驚奇了。
原本李福壽并不想急于發展重型主戰艦艇,而是準備等到蒸汽鐵甲戰艦時代落幕,前無畏級戰列艦登場以后再說。
這個時間節點是1890年,距今不過還有7年多時間。
這樣可以省下大筆的購艦經費用于經濟建設,慢慢的種田發展,厚積薄發……
原來的設想太美好,事實遠比設想中更嚴酷。
經過幾場規模不大的海戰,李福壽深刻認識到了海軍的重要作用,所以現在他改主意了。
重型鐵甲戰艦不但要發展,而且要盡快發展,昆士蘭聯合艦隊充其量只是一支近海輕型海軍力量,而且找上的是荷蘭人這個軟柿子,才能夠屢屢得手。
當液壓復進式火炮普及開來,昆士蘭聯合艦隊的火力優勢不再,那么靠這一批脆皮艦艇無法保障核心權益。
你能夠打別人,別人自然能夠來打你。
荷蘭皇家陸軍試圖購買德國二手戰艦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這其中就有停泊在霍爾斯造船廠的德國萬噸級鐵甲戰艦,一個昆士蘭聯合艦隊無法抗衡的嚴重威脅。
這且不談,盤踞在呂宋島殖民地的西班牙人也不是善茬,他們擁有二艘排水量高達5000多噸的一等蒸汽鐵甲戰艦,實力遠強于昆士蘭聯合艦隊。
如今地盤大了,香格里拉島作為私人領地并不受大英帝國的保護,德國人或者美國人都有可能出手切下一塊肉來,出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考慮,昆士蘭聯合艦隊必須要擁有足以震撼潛在敵手的主力戰艦。
不戰而屈人之兵,乃上之上策也!
重型戰艦建造的費用確實昂貴,可戰爭的費用同樣昂貴,輸掉戰爭的嚴重后果是李福壽無法承擔的,究其原因還是根基太淺,退一步就面臨萬丈懸崖。
綜合考慮下來,發展重型鐵甲戰艦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來自德國霍瓦茲海軍造船廠的80多名專家已經抵達紅河船廠,他們將幫助紅河船廠突破技術難點,實現自主建造6000噸級重型巡洋艦的能力,實現造艦技術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