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乘客們議論紛紛,言語間都是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覺,視這些扶桑人為蠻夷,透露著無形的自豪感覺。
這個海上意外遭遇的小插曲,暫且略過不提。
一周之后
“浪速”巡洋艦結束了在西安鎮的巡視,抵達摩加迪沙。
這里是索馬里省另一個重要的城鎮,摩加迪沙位于索馬利亞南部,瀕臨印度洋,是茫茫戈壁環繞的大片綠洲所在地,這里氣候涼爽,適宜農耕放牧,擁有1200多年的歷史,著名的“**和沒藥之邦”,周邊以黑人土著游牧部族為主。
摩加迪沙擁有23000多名華人移民,該地區還有超過14萬人的黑人土著部落,以前曾經是桑給巴爾酋長宮廷所在地,后來被驅逐后,成為索馬里省的一個重要城鎮。
摩加迪沙境內主要的河流是謝貝利河,在流至離印度洋岸約30公里的摩加迪休近郊時,劇烈地向西南轉折后,沿著平行于海岸線的方向,繼續流經320公里之后才由朱巴河河口北部的沼澤區匯流出海。
因此,該地區的綠洲面積是西安的60多倍,擁有面積廣闊的牧場和傳統的耕地,自然條件此吉不提高強一大截。
謝貝利河在每年二、三月時經常處于干枯無水的狀態,但在其他季節時擁有充沛的水量,提供了摩加迪沙周遭地區足夠的灌溉用水,可以種植包括甘蔗、小麥,棉花與香蕉之類的傳統作物。
這里雖然綠洲面積廣大,但移民人數不多,經濟發展也比較滯后,依然以傳統的農耕和放牧為主,整體經濟發展在海外領地中處于落后的水平。
索馬里衛戍區在該地只有一個騎兵連的駐軍,協助騎兵連鞏固統治的是千余人的武裝民兵隊,憑借這股軍事力量,已經能夠牢牢的掌控摩加迪沙境內治安,令桑給巴爾酋長卷土重來的夢想破滅。
摩加迪沙這座城鎮怎么說呢?
可以用“平平無奇”四個字來概括,納入紅堡統治勢力已經有5年了,發展的波瀾不驚,依然是一個傳統的農牧業小鎮。
這里不得不提到蘇伊士運河對世界格局帶來的巨大改變,傳統的歐亞貿易航線不需要再經過南非的好望角,這讓沿途的重要城市開普敦,莫桑比克島,達累斯薩拉姆,摩加迪沙重要性大大降低,并且日漸沒落下來。
這一座城鎮在整個紅堡發展戰略中,幾乎找不到任何位置,處于被遺忘的角落。
要論發展農牧業的條件,無論是人口土地氣候還是水源,莫桑比克比這里優越100倍,這真是不帶半點吹牛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摩加迪沙這座城鎮落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上面投入的發展資源極少,索馬里省關注的焦點也在北部的四座城鎮,摩加迪沙頗有些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感覺,不提起來很多人都忘記了。
就連當地的駐軍連長也盼著早早調其他地區,免得在這個偏僻的東非海岸城鎮浪費大好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