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艦隊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廣甲”逃離戰場后觸礁,幾天后被自毀)5艘軍艦,死傷官兵千余人。
扶桑艦隊“松島”、“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艦受重創,死傷官兵600余人。
此役北洋水師雖損失較大,但并未完全戰敗。
然而李鴻章為保存實力,命令北洋艦隊躲入威海港內,不準巡海迎敵,扶桑輕而易舉的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
如今,距離第1階段戰斗結束已經一周了,各方面的消息陸續傳來,清晰的還原了戰斗的原貌。
李福壽對戰斗結果深感惋惜,黃海海戰中,鎮遠號和定遠號兩艘巨艦并不是沒有改變戰局的機會,若能堅持不懈的追擊遭受重創的扶桑艦隊“松島”、“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艦,最起碼能夠擊沉其中的2~3艘,但是因為中彈過多,被迫撤出戰斗。
這說的都是屁話,戰斗中哪一艘日艦不是傷痕累累,但只要一息尚存就拼死作戰,比起玩命廝殺的意志來,北洋艦隊差了不止一籌。
別的不說,“濟遠”管帶方伯謙、“廣甲”管帶吳敬榮臨陣脫逃,這種情況在扶桑艦隊能夠看得見嗎?
“靖遠”、“來遠”因中彈過多退出戰斗,避至大鹿島附近緊急修補損壞的機器,沒有命令就借口中彈過多退出戰斗,這種情況在扶桑艦隊能看得見嗎?
扶桑艦隊船捷炮利,尤其是炮火兇猛的速射炮改變了戰局,給予北洋海軍以重創,這都是扶桑艦隊強于北洋海軍的地方。
但是扶桑艦隊主力戰艦也就是4100多噸排水量,沒有排水量高達7600噸的鎮遠和定遠兩艘巨艦的厚重裝甲,自身艦艇在戰斗中同樣損失慘重,主力戰艦全都彈痕累累,但依然能夠咬緊牙關堅守作戰,戰斗意志極其頑強。
主觀理由強調再多,也不能夠掩飾戰敗的結局。
要是打分的話,李福壽給扶桑海軍打9分,給北洋海軍只能打5分,表現完全不及格。
這一階段的戰斗,李福壽完全沒有插手,北洋總理大臣李鴻章手下的淮軍和北洋海軍被打的灰頭土臉。
若繼續冷眼旁觀,扶桑國在準備稍事休整之后,將把戰火燃燒至滿清國東三省和膠東半島,這無形中就傷害到了大洋王國的利益。
因為膠東半島是大洋王國優質移民的來源地之一,廣濟堂在這里建立20多所雛鷹學校,收養了超過6.6萬名孤苦少年,怎么能夠輕易允許他人染指?
但是插手又該怎么辦呢?
難道把整個戰事的責任攬過來,與世界上歐美諸強為敵,背后還有清庭在腳下使絆子,那真是再愚蠢也不過了。
看看大清軍隊的表現,就知道這個腐敗王朝已經徹底沒救了。
若歷史沒有改變
甲午戰爭第二階段的戰事在1894年9月17日開始到11月22日結束。在此階段中,戰爭是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兩場重要戰役。
清廷看到日軍將乘勝入侵遼東半島,諭令李鴻章速謀戰守。
李鴻章提出了“惟有嚴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籬,力保沈陽以顧東省之根本;然后厚集兵力,再圖大舉,以為規復朝鮮之地”的戰略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