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講得很漂亮,但做起來又是另外一碼事兒。
清廷集中兵力加強對遼東地區的防御,任命四川提督宋慶為幫辦北洋軍務兼前敵各軍總統,迅速募集數萬金兵固守鴨綠江防線。
鴨綠江江防之戰開始于10月24日,是清軍面對日軍攻擊的首次保衛戰。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約三萬余人。
四川提督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
日軍進攻部隊為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計30000余人,進攻與防守部隊的兵力相仿,防守一方占據鴨綠江天險之利,筑堡固守,似乎勢均力敵的樣子。
戰斗過程就不要說了,簡直就是瞎雞兒扯。
日軍偷渡鴨綠江,防守軍隊竟然沒發現,然后兩軍接陣一觸即潰,清庭3萬精兵做卷堂大散,從此門戶大開。
日軍此后一路高歌猛進,占領九連城、安東縣、大東溝、鳳凰城、寬甸、岫巖等地,四川提督宋慶奉詔率所部毅軍及銘軍回援旅順,留依克唐阿鎮邊軍駐守賽馬集、草河城一帶。
金旅之戰也開始于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
扶桑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巖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后路上的花園口登陸。
由于李鴻章一心要保旅順港,清軍便沒有在此處設防。日軍的登陸活動歷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
11月6日,日軍擊潰清軍連順、徐邦道等部,進占金州(今遼寧大連市金州區)。
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大連守將趙懷業聞風潰逃,日軍不戰而得大連灣。
就是說日軍登陸花了12天,順利的沒有受到任何阻礙,然后打仗打了兩天,一天占領金州,一天占領大連灣,這樣的速度就是行軍也沒這么快。
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后,開始向旅順進逼。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旅順守軍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先后潛逃。
1894年11月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次日,旅順陷于日軍手中。
日軍攻陷旅順后,隨即制造了旅順大屠殺慘案,4天之內連續屠殺當地居民,死難者最高估計達2萬余人。
這一階段的戰斗整體歸納下來,是扶桑第一軍打了一天便占領了東三省,扶桑第二軍打了三天,在沒多少傷亡的情況下占領了金州,旅順。
整個戰爭過程充斥了逃跑,一觸即潰,望風而逃,整個清庭的軍隊已經爛透了,這種腐爛畫風給西方列強以強烈的沖擊感,這次才真正認識到這個外表龐大的清帝國,到底是什么貨色?
爛泥扶不上墻,李福壽完全沒有插手的打算,他招來秘書官如此這般的吩咐一下,便準備繼續觀望下去。
現在采取的措施有兩條,一條是撤離膠東半島6.6雛鷹學校學生,向南進入兩廣地區安置,最終的目的地是越北地區。
一條是警示李鴻章讓其放棄幻想,命令北洋艦隊出來拼死一戰。
既然早晚都保不住,那么臨死也要狠咬敵人一口,這才是大丈夫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