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你看過老寨村中學的教輔書了嗎?”
“看過了啊,那你覺得這本書怎么樣?”
“太好了,你的想法和我想的一樣,能夠編出這套教輔書的人簡直就是天才,這能夠完全代替教科書了都。”
“咱們把這套教輔書拿給上面的領導看看吧,這套教輔書很有借鑒意義,我們下次編輯教科書完全可以借鑒這一套教輔書。”
在一些專家教授的推薦下,很快,老寨村中學的專用教輔書就被國家教育部領導所熟知了。
“用這套教輔書替代教材?這怎么行!我承認這套教輔書非常好,但是卻有些繁雜了,它里面的內容是正常教科書的三倍,根本不可行,需要大量刪減才行。”
“這套教輔書確實編的特別好,里面的內容非常詳細有趣,包含了教科書里面的所有知識,但是取代教科書不可行。”
“這套教輔書更像是讓學生自學的書籍,里面的內容太過詳細和龐雜,教科書則不需要這么繁雜的內容,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邀請編寫了這套教輔書的老師參與到下一版本的教科書編寫。”
“編寫這本教輔書的人是誰?”有人問。
“不知道,據說是從老寨村中學傳出來的,但是具體是誰編的還不知道。”
“查一下,這是個人才,下次編寫教科書完全可以把他們邀請過來。”
不只是教育部的領導好奇這套教輔書是誰編的,媒體和網友們也非常好奇這套教輔書是誰編的。
很快,編寫教輔書的人就被挖了出來。
是老寨村中學的楊信楊老師。
一時間,這件事很快就上了熱搜。
“厲害了,難怪他能培養出劉梓晨周倩這樣的天才學生。”
“難怪老寨村的學生學習都那么好,原因是用了這套教輔書的原因。”
“不行,我也要給我兒子買一套這樣的教輔書。”
就在網上對這套教輔書討論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教育部官方媒體《教育報》發文為這套教輔書點贊,并且聲稱會邀請編寫這套教輔書的楊信參加下次全國教科書編寫。
教育報的新聞一出,頓時全國媒體嘩然。
一時間,很多媒體紛紛轉載這個新聞,一些各地教育局官方號也是紛紛為其轉發點贊。
一些媒體還去采訪了在國科大讀研究生的劉梓晨和周倩,并把老寨村的教輔書拿給他們看,然后詢問他們知不知道這套教輔書。
“我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學的這套教輔書上面的內容。”劉梓晨朝媒體記者說道。
一旁的周倩則是朝媒體記者說道:“我們老師覺得教科書上面的內容不夠通俗易懂和有趣味性,所以就自己編寫了一套教材給我們學習,我覺得我老師編的教材更加容易讓我學會知識吧。”
媒體對周倩和劉梓晨的采訪,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波浪,
隨著媒體大量轉載和報道,其結果就是,在網絡上,老寨村版本的那套教輔書短時間之內訂單量大漲,全國各地訂購的這套教輔書的人數超過了三千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