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慧滿懷都是甜蜜的感覺,現在,她也是有子(女)萬事足的人了。
大概一星期后,謝長風給小慧推薦了一個人劉健,是個搞選煤技術人才,剛剛退休,但身體健朗,能力也很強。
小慧打算讓劉健做選煤廠的總工,試工期間月薪五百,若是表現優秀,試工后最少加三百,劉健立刻坐火車到京城來面試。
這時候礦里工作的工資就算是高一些,也不到二百塊,小慧的八百塊工資,讓老頭心動不已。
幫小慧面試的,是中國礦院留在京城的研究生院的教授,謝家換的高中同學,沒想到劉健是他學長,這兩年,劉健發表了不少論文,在業界也算是有點小名氣。
面試就變成了兩人對技術的研討會,直到兩人說得口渴,也餓了,這才想起正事來。
謝家換接到同學電話,說是來人非常出色,他很高興,代替小慧出面,請了一頓大餐,還幫著劉健登記了一間客房,讓他好好休息一晚。
劉健第二天見小慧,他沒想到老板這么年輕還是個孕婦,驚訝地眼珠子差點掉出來。
“劉工,選煤廠那一攤子事兒,你都能擔下來不?我是說,除了技術,還有運轉,我知道,你在單位就是副總工,到我那個小廟里,是屈才了,不過,我想說,我那個廟,今后是小是大,都是劉工您說了算。”
“于總,你就這么相信我?”
“劉工的履歷在那里擺著,是金子,一定會發光的,我不過是給你了一個平臺。”
劉健頓時心花怒放,很多技術人才都是這樣的性格,沒應聘之前,會看重待遇,一旦碰上了賞識自己的老板,這時候什么都不顧了,就想燃燒自己,盡最大可能發光發熱,他們希望得到的,不過是成就感。
“于總,我會努力的,會讓你看到,謝書記的眼光,有多么的精準。”
小慧被他“精準”兩個字逗得笑起來,當即打電話給郭讓,讓他全力配合劉健,讓選煤廠運轉起來,運轉好。
郭讓在那邊,長長松口氣,選煤廠已經開始試生產,可一切好像都不那么正規,缺少工廠該有的嚴肅和秩序,他盡了最大的努力,依然沒有起色,再加上,廠里招聘來的兩個管理人員,還在鬧矛盾,都說對方水平低。
郭讓即便不懂,也知道這兩個水平都不行,他也給老板說過,小慧卻總是嘆氣:人才難得,報紙上的廣告天天打著,就是沒有招到好人才。
劉健不只是解了小慧一個燃眉之急,他工作不久,又把一個同學吳貴峰介紹給小慧,以前焦化廠主管生產的廠長,剛退休。
小慧相信劉健,但還是讓人幫著面試了一番,所有的流程,都必須嚴格執行,工廠才能正規化、制度化。
第三個人,是謝長風的同事介紹的,同事以前的朋友,焦化廠的工程師。
總算有了比較好的開局,小慧再找幾個煉鋼廠的技術和管理人員,那就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