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街道格外繁忙。
凌晨5,6點所有的早點鋪都開了門。
排隊最長的是德林樓的鮮肉包子,哦不,還有薈聚樓的豆皮、劉家鋪子的糊湯魚粉、林道街的魚面,二道河王婆的面窩,等等等等。
三姑娘有母親的臊子面下肚,對這些美味暫沒有**……一路急急趕到五彩路。
五彩路是糧食加工一條街,位于城市西邊中心區域,臨長江、漢水航道,從長江下游或漢水上游運來的糧食都在這里的臨江碼頭卸下,然后用板車一車車拖到五彩路的各個糧食加工廠。
除了慶陽面粉廠、五彩路最多的是米廠,也有幾家雜糧廠。三姑娘聽父親說,慶陽面粉廠是新開的,面粉廠的歐陽老板也有一家米廠,當然廠名就是慶陽米廠,離慶陽面粉廠隔了四,五個廠區的距離。
三姑娘雖到得早了些,但門口已聚了同齡的兩個男孩、一個女孩。
一個男孩大臉盤子、個子高、身體也壯,就是看起來木木愣愣的。
另一個小臉、個子也小,就是站不住,左搖搖右看看。
站在末尾的女孩子比三姑娘略矮5cm,大概156cm,衣服穿得是綢緞,看起來很文靜,不像是小戶人家的孩子。
還沒站一會,管家就從門里出來了,
“李大軍!”
“到!”高個子答。
“彭小米!”
“這兒呢!”矮個子舉著手。
“蔡美娥!”
“到!”
“三姑娘!”
“來啦!”
“人齊了,大家進來吧!”
三姑娘和那三個孩子一起隨管家進了正廳,管家給孩子們一人三炷香,老爺帶著大家給案臺上畫像上香。
三姑娘看那畫像上的老者一襲白衣,眉目慈祥,雖似老爺,但比老爺看起來和藹可親多了。
上香的時候,三姑娘注意身后多了個高個子男孩子和他們一起,那便是歐陽文正了。
禮成,管家便帶了學徒們一起去賬房。
退出正廳,穿出小院在車間的另一邊的一個小院就是賬房了。
賬房比三姑娘想像中大很多,是一個獨立的小院,有三個房,一個是賬房的金庫,一個是存放賬冊的,正對門最大的一間就是三姑娘他們做事的地方了。
進了賬房,里面用屏風分隔成大小兩個空間,靠里面較小的空間擺著賬房先生的桌子、椅子和書架,靠外面是兩個大方桌,8把椅子。
等三姑娘她們到了,發現賬房先生已經在里面了。
賬房先生,瘦瘦的,個子不高,戴副老化眼鏡,干癟的臉,臉頰都陷進去了。
先生年輕的時候一定有酒窩,三姑娘心想。
先生給李大軍和彭小米布置了清理打掃的任務,給歐陽文正和蔡美娥布置了清點庫存的任務,只剩三姑娘暫時沒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