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
有很多人不愿承認中國古代一夫多妻制的說法,意思一夫多妻不文明不光彩。
于是很有創意利用妻妾有別的關系來降低一夫多妻不良的影響,便推出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叫法。以為無懈可擊解釋古時中國人的婚姻狀況。可是他不能全面解釋這種提合理性。
首先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影響婚姻的壯況,但這條件不是固定的,它是有變化的。
比如平民開始一夫一妻制,可后來他發財或生官,要納妾,那么原有一夫一妻制的說法就不存在了,當官被罷免,財產沒收,沒有能力一夫一妻多妾制,那么一夫一妻多妾制的說法也不存在。
這兩種說法不存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提法就不合理啦,而且十分荒唐可笑!
無論是一夫一妻制,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都必須是在及其重視尊重婚姻,并且倫理道德水平較高的情況下,才可實現。
當然在我們的其他的民族,可能還有其他的一些婚姻方式,比如說一妻多夫制這個方式。這種方式在我國的有些民族也是盛行的。
當然還有,也許是所謂的女兒國實行的是走婚制,而這些方式也是一種不正常的婚姻方式,是屬于民族性的婚姻方式而存在的。
在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但實際上,很多人并未遵守。
新中國成立后,于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國正式實行一夫一妻制。
正文
三姑娘對歐陽文正過去的這十幾年一無所知,其實她并不了解他。
這還要從更早的時候,他們認識的那年說起。
時間回到1930年,歐陽文正跟梅麗芳的第一次見面。
歐陽文正家里,老爺正在正廳招呼客人。
“文正,這是梅部長的女兒,梅麗芳。”
“梅小姐!你好!”歐陽文正禮貌地打招呼。
眼前這個女子,雖不如三姑娘嫵媚,但眉眼生得還算漂亮,而且身材豐腴。
“這應該又是父親給自己介紹的女孩子。”歐陽文正心想。
“讓孩子們自己處處吧!”梅部長對老爺說,顯然對未來這個女婿很是滿意。
“文正,帶梅小姐去你屋里玩吧!”老爺說。
“梅小姐,請吧!”歐陽文正作了一個紳士的邀請手勢。
“漣正兄啊,眼前這個局勢,我準備全家搬遷到邯口,近幾日,我要辦理上任事宜。小女就拜托漣正兄了!”梅部長向老爺鞠了下手。
梅家與歐陽家在北方時便是是世交,只是于軍閥混戰時期斷了聯系。如今兩家在邯口再次重聚,也是緣分。
“今后,我們就是親家了,麗芳本就我兒媳婦,住家里不是應該的嘛!”老爺說,“我還想早日抱孫子呢!”
“哈哈哈哈,婚禮的吉日是早就定好了的,不好再改。至于孫子嘛!我也是盼著的,哈哈哈哈!”梅部長與老爺在這方面到是很默契。
果真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傍晚,吃晚飯的時候,歐陽文正發現梅部長已經走了,卻留了梅麗芳下來。
“文正,梅小姐在我們家住幾天,梅部長這幾天在邯口有事情要辦,過幾天來接她。你多陪陪她。”老爺說。
“好的,父親。”歐陽文正說。
晚上,老爺和夫人竟也沒有為梅麗芳安排別的房間。梅麗芳自然地去了歐陽文正的房間。
在西廳里,大門關著,只聽見留聲機的聲音:
“浮云散明月照人來,
團圓美滿今朝最,
清淺池塘鴛鴦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