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為反對日本的侵略,發對國民黨暨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全國各地尤其是各大城市的抗日救亡運動接踵而至。
面對全國性的抗日救亡運動,國民黨暨南京國民政府采取了壓制和鎮壓的政策。
9月21日,武漢各界集會聲討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的侵略行徑。
22日,成立武漢抗日救國會。
28日,武漢各界舉行反日救亡民眾示威游行。
29日,武漢大學校務會議代表全校師生致電國民黨中央黨部和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呼吁“研究鞏固東省國防辦法”,“對日經濟絕交”。
10月5日,武漢大學500多名學生齊集軍事委員會武漢行營請愿,要求對日宣戰,發給學生槍械,準備武裝抗日。
19日,武漢學生抗日救國會組織各校學生舉行大規模反日示威游行,并參加抵制日貨的宣傳。
12月6日,武漢大學學生代表150人組成請愿團奔赴南京,匯入南京請愿活動之中。
8日,武漢大學請愿團同中央大學、北平大學學生一起舉行聯合總示威,抗議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譴責當局**抗日愛國活動。
9日,武漢大學請愿團返漢,籌組武漢抗日救亡總示威,以策應南京,并計劃于24日舉行總示威。
正文
1931年春,歐陽文正新婚后即去了邯口大學。
在學校里,一位文學老師的課深深地刻在了歐陽文正的腦子里。歐陽文正從此有了巨大的改變。那位文學老師正是劉主編。
“歐陽文正,晚上到我那去。”劉主編說。
在劉主編家里的暗樓上,《**宣言》、《**的ABC》、《新青年社叢書》(為《列寧主義概論》的中譯本)等書籍引導歐陽文正走進馬克思主義的大門。
旁白
列寧的民族與殖民地問題的理論對中國革命具有深遠的影響,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直接思想來源。
中國**人在民族與殖民地理論的指引下,探索了國民革命的基本問題,指出所謂國民革命就是無產階級、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合發對帝國主義奴役,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的革命,它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范疇,其前途是社會主義。這個革命的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農民是革命的主力軍,小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是革命的同盟者。國民革命的主要內容是土地革命。以上的提法形成了中國特色革命理論的雛形,即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基本思想。
正文
1931年12月24日,原定的總示威活動遭到了邯口警備司令部的鎮壓,歐陽文正和幾個同學被抓進了監獄。
老爺和梅部長費盡周折才將歐陽文正和幾個同學保了出來。
在正廳里,老爺和梅部長端坐在八仙桌前的太師椅上,夫人、大哥、弟弟、梅麗芳分別坐在兩側。
“兒子啊......”夫人看著滿臉灰塵、甚至還有血跡的兒子,心疼地哭了起來。
“娘,這……不是我的血……”歐陽文正想安慰母親,可又想起了那個被暴打后死在自己懷里的同學,心里一陣悲慟,聲音也顫抖起來。
“老二啊!你這樣會給家里帶來麻煩的!我們可是一大家子人呢!”歐陽勤武看到血也害怕起來。
梅麗芳只在一旁哭泣,完全沒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