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漢時漳水尚未改道的緣故,鄴城在漳水南數里。
城外西門豹所開十二溝渠邊農田連綿成塊,同色如海。而魏郡首府坐落其間,則呈長方形,城中有一條干道連通東、西兩城門,將全城分成南北兩部分。
城北為官署、郡府和糧倉、武庫、馬廄等。城南則是里坊,散亂的民居緊湊挨在一起。東門外為市場,迎賓客的置所驛站也設于此,管理小驛的正是馬援的關中老鄉,那位被內定為“輔漢將軍”的嚴春,順便招攬各地豪杰。
八月十一日,有一隊客商從南方抵達此地,為首之人一襲白衣,到驛站后就提出要見郡大尹李焉。
嚴春很不高興:“汝等是何許人也?李公忙碌郡務,豈是誰都能見的?”
那白衣青年一口地道的東郡話:“也不瞞你,吾等乃是喬裝打扮,匆匆至此,我是治亭大尹王公族侄,奉族叔之命,有樣東西要給李公過目。”
嚴春一愣:“鄰郡大尹的子侄來此作甚?”
“生死攸關,涉及無數人的性命……”第五倫讓人打開車輿,露出了里面的東西,儼然是朝廷使者的節杖!
嚴春識得此物,因為過去經常見過路的五威將率持著,頓時大驚:“敢問如何稱呼?”
第五倫拱手:“王倫!”
……
新朝使者節杖一如漢制,以竹為主,柄長八尺,以牦牛尾其眊(mào)三重,并加了黃色的穗子。
還有那封王莽下達給治亭大尹王閎的詔令,要他發兵斬捕李焉!皇帝用璽正正蓋在上頭,李焉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絕對假不了。
至于另一份任命光祿大夫第五倫為魏成假尹的詔令,當然不會傻到隨身帶來。
確鑿無誤,李焉反新復漢的意圖早叫朝廷知曉,朝廷風諭地方討伐,北有冀州牧的大軍,南則是治亭郡卒,魏成覆滅之災就在眼前!
這讓本已下定決心的李焉一時失神,竟然失手將詔令掉落而不覺。
第五倫也沒機會上前去幫他撿起,因為李焉的親信們看他很嚴,入內時搜身不得攜帶任何尖銳之物,連頭上的簪都給拔了。
尤其是那個叫馬援的家伙,他因為剛加入不久,也輕易近不得李焉左近。卻狗仗人勢,搜身時竟對第五倫上下其手!
模樣俊朗了不起么?生了個漂亮女兒了不起么?
二人貼近時可沒少交換眼神,第五倫對馬援怒目而視,馬援亦獰笑著還以顏色。
隔了半響,李焉才抬起頭道:“王倫,治亭大尹既然是皇室宗親,又得了天子詔令,奉命而行即可,為何要將使者軟禁,而派你來告知于我?”
第五倫嘆息:“敢問李公,天子對待什么人最為嚴苛?”
李焉不假思索:“對王氏最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