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扎內黃,待鄴城自亂,敵不動,我不動。”
第五倫認為自己這趟入城不算打草驚蛇,而是亂敵陣腳。
換了普通人,計劃中的結婚日期忽然提前一年多,你還能鎮定自若一切如常?新婚當日肯定是手忙腳亂狀況百出,甚至兩家人吵翻天這婚直接不結了。
造反可比紅白事大多了,一旦不成是要掉腦袋的,李焉他們許多準備還沒做好,倉促而為,更得亂成一團。
在這個過程中,水中泥沙俱下,那些猶豫遲疑的人會浮上來。有人六神無主、有人連夜逃走、有人甚至還會反戈一擊好讓自己脫罪,馬援大可將他們利用起來,第五倫相信,翁婿二人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而鐵了心要追隨李焉的人亦會沉下去,方便事后第五倫一網打盡,他這位新大尹需要培植自己的黨羽,并不需要前任大尹的死忠。
第五倫還讓張魚等人在鄴城附近將歷焉要反的事透露出去,如此可以加劇鄴城的混亂,豪強們跟郡尹可不是一條心。
眼看治亭屬長滿是懷疑的眼神,第五倫自信滿滿。
“放心。”
“我,智計百(bai)出!”
……
確實如第五倫所言,他的到來,將李焉的造反小團體徹底攪亂了。
雖然很多聰明人都覺得這大新果要完,愿意跟李焉謀條新出路,但沒人能預測朝廷能撐多久,所以他們才將舉事日期放到地皇四年,拖一拖,看一看。
可現在才二年八月,為時尚早,朝廷對州郡控制力再弱,打魏成亦是以石擊卵。更別說反新復漢之事,只在李焉、王況為核心的數十人中謀劃,郡中諸多曹掾、豪右乃至于郡兵官吏皆不知情,想要一一說服他們參與?談何容易啊。
甚至連李焉昔日親信也有人產生了動搖,嚴春就是其一,他有膽量以后反,可不代表立刻反!
于是在李焉召集親信們問對時,嚴春等人遲疑訥訥,反倒是席位偏靠后的馬援起身正色道:“人言,士為知己者死,李公養士千日,不就是為了用在這一時么?”
他朝李焉作揖:“馬援雖入李公幕府時日不多,但常年游歷天下,知道這新室猶如蠹蟲朽蝕之大廈,撐不了多久了,南方有綠林大敗官軍,東方則是泰山青徐諸賊跨州連郡,王師不能制,百姓愁苦,恨官吏猶如桀紂。”
馬援也沒說謊,這確實是他近年所見的天下大勢,像李焉這樣蓄意反新的封疆大吏,往后只會越來越多,大家都急著要跳船了。
可跳船后上哪艘船,卻有講究,如李焉之輩的謀反,太過兒戲可笑,注定難以成事。
“如今既然事情敗露,朝廷即將發兵來擊,一如陳涉吳廣所言,亡亦死,舉大事亦死,死國可乎?馬援才剛剛被大赦免罪,可不想再流亡不知所處,只要李公一聲令下,馬援愿意召集城中輕俠勇敢之士,為李公效死!”
馬援這番話十分提氣,李焉大喜,也不管馬援才加入不久,先前故意一直不給他權力,立刻就拜其為”復漢大將軍“。加了個大字后,座次提高到前列,屆時舉事時,馬援除了能召集城中輕俠之輩外,還能單獨領一支兵作戰。
而王況也適時而出,表示自己已經去西門豹祠卜算過了,提前舉兵亦是大吉!
“八月十五日,提前舉行郡兵都試,是日效仿翟義,勒全郡車騎材官士卒,反新復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