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魏、吳使者輪番登門,都想讓張步提防對面,反倒將張步弄得異常膨脹。
他自夸道:“當初韓信在齊地為王時,劉邦、項羽輪番派人來討好他,二王之事,權在韓信。右投則劉邦勝,左投則項羽勝。”
“而如今,第五倫雖強,卻不如漢高之勢,后方還有隴蜀相脅;吳王秀崛起于江東,驍勇善戰,不論名望還是勢力卻不如楚霸王。”
“我坐擁齊地九郡,生民三百余萬,勢力不亞于韓信!”
此消彼長,當年韓信若是一念之差,都能三分鼎足,何況是他張步?
“梁失其鹿,魏、吳、赤眉爭得,我就爭不得?”
張步將最好的三頭鮑留給了自己吃:“東海、兗州,我全都要!”
……
伏隆出使齊地之際,第五倫也回到了關中,沿著崤函谷地,巡視完弘農和建好的潼關險塞后,進入渭北。
他先回長陵臨渠鄉祭祖——王祖父第五霸開春后身體稍好些,但一直念叨著想回老家,于是就搬了回來。
“這么說,老朽就是伍霸了?”
第五霸說起第五倫易姓的事來,還是嬉笑怒罵:“別家都是子孫隨父祖姓,我家倒好,祖父隨孫兒姓。”
將田橫墓的情況與老爺子說道后,第五倫又招了宗正第八矯來見。
“涼州武威郡守竇友,曾與季正有故吧。”
第八矯稟道:“臣當初被新莽流放西海郡,恰逢羌人動亂,郡城被攻破,臣一路輾轉北上,跑到了武威避難,還生了病,在姑臧城休養過一段時日,多蒙竇郡守派人照料,否則不能活著回到關中。”
第五倫笑道:“余素知季正恩怨分明,如今便是你還這份人情的時候。”
“竇友乃是竇融從弟,世代在河西做官,前些時日,才遣其長子竇固入朝為郎,從新秦中抵達長安。又上表哭訴說,羌亂頻繁,他還常被匈奴欺辱,被隗囂脅迫,見本王攘夷,心慕已久,愿意背離隴右,歸附于魏。”
對第五倫來說,這無疑是瞌睡來了枕頭。東邊的青徐海岱地區,他鞭長莫及,只能利用張步的野心,給秀兒添點堵,別讓吳王一口吃成胖子。
但西邊,第五倫卻能親自微操。
“涼州刺史的人選,竇融本可擔任,但司隸離不開周公,思來想去,還是季正最合適!”
“今年下半年,余就要親征隴右了,但隴地險要難攻,若季正作為涼州刺史,統籌河西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使竇友等自西發兵,夾擊隗囂,則大功可成也!”
……
PS:第二章在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