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長安。
長安夏離,百花飛落欲眼迷離,由長安城外望去,就如千層畫卷徐徐展開,一眼千里,便覺江山無限美。
作為大周的都城所在,長安這座渭水邊的城市,自然是極盡繁華。
縱然是被強敵環伺,但華夏百姓們創造財富和文明的能力,自古以來就是毋庸置疑的。
大周作為中原大地上的大一統王朝,縱然版圖因為剛剛開國,拿在手中的還只是漢唐初年那般的基本盤,但也依然吸引著周圍的其他的民族,向往著東方這個燦爛的文明。
不過限制于這年代的交通工具,來到長安的外邦人,大抵也就從東邊的東瀛,到西邊的中亞這個跨度了。
況且現在大周不過剛剛開國,內憂外患甚重,還在和突厥與匈奴開戰,來長安的外邦商人明顯減少了不少。
倒不是他們怕戰亂不來了,而是因為大周開始閉關,不給他們進了。
當宣平坊內,從新掛牌的吳府門口,扔出來了好幾個血淋淋的人手,出來喂狗,惹來街坊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隊來自東面方向的龐大的使團,也正在從正門緩緩進入。
長安城中,專門司職處理外邦事務的鴻臚寺,也早早就派了專人,在鴻臚寺門口迎接了。
就見到眼前這些人長得與中原人的差別并不是很大,就連身上的服飾也頗為相似,只是多以斑點一般的圖案作為裝飾,這點倒是和中原人有所差別。
除此之外,這些人還都穿著樣式不同于中原人的帽子,外面一層像是蟬翼紗一樣的東西包裹起來。
這些都是早已漢化了的扶余人,不過早已不叫扶余國了,現名為高句麗。
這些高句麗的使節團,帶著慶賀大周天子登基的賀禮,來到了鴻臚寺,而后有人出來交涉,驗證身份,負責接待的鴻臚寺的大臣則是微微吃驚。
“王、王子?”
………………
大周,官署衙門。
咚咚咚……
快速的腳步聲,在中書省的走廊上響起,有人從房舍中探出頭來,見到是鴻臚寺的人,也是奇怪。
這鴻臚寺差不多就相當于大周的外交部,外邦使節的接待,外族內遷移民,主掌外賓諸多繁事等。
但這年頭,其實外交還沒有現代那么重要的分量,畢竟中華帝國,朝貢就是結盟的高級形式,歷代王朝都是沙包大的拳頭,誰還管外交啊?況且還有禮部在前面頂著呢。
正當大家猜測著,目前都快邊緣化的鴻臚寺,突然跑來中書省是為何事的時候,卻見到蔡丞相卻提著衣擺,快步跟著那鴻臚寺的人走了出去,一邊走還一邊說道:
“快,召集六部,入宮議事。”
如今天子不在長安,名義上是何太后監國,但實際上還是蔡丞相主持大局,要召集六部,自然是有關系重大的事情發生了。
大家也不敢怠慢,正準備去六部呢,卻見到蔡亞夫腳步停了下來,喊道:
“不,就喊尚書,侍郎,其余別喊。”
說罷便急匆匆的走了,其余人等雖然奇怪,但也很快就下去喊人去了。
沒多久六部的官員們就聚集在了宣政殿中,何太后匆匆忙忙趕來,便見到官員們對著何太后恭敬行禮,而后何太后皺著眉頭看向了蔡亞夫,問道:
“蔡丞相,哀家聽聞,高句麗使節來了長安,欲與我大周結為兄弟友邦,同心戮力,此事當真?”
何太后說完,蔡丞相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