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此,高句麗的王子,親率使節一百余人,帶領珍奇獸皮十件,已到長安。”
宣政殿中的官員們一陣驚愕,雖然紛紛議論了起來。
“這是何意?先帝在時,這高句麗不還曾襲擾我大周東北邊境,入境卻要來朝貢了?”
“也未曾聽聞,高句麗國中有什么重大變故啊。”
“他們確實,與匈奴的關系也一直不好,此事倒也不是不可以。”
“是否有詐?”
“若能結成同盟,穩固了東北,讓其拖住匈奴,我等可趁機對付突厥。”
“甚妙啊!”
那些大臣們議論紛紛著,總體而言,大家基本都傾向于和高句麗同盟。
多一個盟友,便少一個敵人,即便是兩國之前多有摩擦,鬧得并不愉快,但只有永遠的利益,可沒有永遠的敵人。
只是要和高句麗結盟,肯定不是官署單方面點頭就可以的事情,你說招待一下使臣,安排一點回禮,鴻臚寺自己都能做了,但這種事情,肯定需要天子來點頭的。
何太后還以為,他們是因為需要自己拿主意,才來找自己呢。
何太后其實也沒有什么主見,但聽到大家都說好,也覺得挺好,不過還是決定,等天子回來再說,于是說道:
“先款待他們,不得怠慢,待天子回來之后,再做決定吧。”
大臣們也是紛紛點頭,但其實心里面都有點奇怪,不清楚蔡亞夫把百官還有何太后喊來是做什么。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因為不用想都知道,就算大家都覺得好,也需要天子點頭啊,畢竟結盟大事,就算是送信去玉門關給天子,也是該等的。
就見到蔡亞夫繼續說道:
“理該如此,只是太后娘娘,還有一件事情,才是臣今日想要說的,那高句麗王子,想請天子,恩賜一名宗師女子,予他為妻。”
蔡亞夫說完,何太后臉色微變,邊上的大臣們,也是紛紛變色。
“這是要我大周與他和親?”
“和親一事,前朝雖有,但我大周并無先例啊。”
“倒也不是不可以……”
大臣們說著話,何太后也是面露難色,因為皇家本就人丁稀薄,連個男丁都沒有,僅有一些女孩,雖然有可以去和親的,但人數太少了,這就有點為難了。
倒是有人說道:
“若是嫁一個宗室女,便能與高句麗達成同盟,此事對我大周大大有利啊。”
但他剛剛說完,蔡亞夫就疑慮道:
“此事,怕是不妥吧……”
先前說話的大臣一愣,其余大臣們也是陡然反應過來,終于明白過來,蔡亞夫為何喊了何太后,又喊了六部長官們過來討論此事了。
按說只要他自己一人跟何太后說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