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和點了點頭:“郭都護乃是大秦故西域都護府代都護,乃大秦有功之臣,我一直很是景仰的。”
趙和此語同樣說得很委婉,首先郭昭的都護之職是部下推舉,未得朝廷明旨授予,因此只能算是代都護,其次無論郭昭身份如何,功勞多大,終究只是大秦的臣子,既是臣子,對于趙和這位來自中樞的使節,理當禮遇,而不該如此無禮。
事實上,郭昭未曾出城迎接,便已經是失禮了。
他這話說完,郭英的伴當們臉上的怒氣已經無法掩飾,但郭英卻是一伸手,將眾人攔住,然后面無表情地道:“既是如此,還請稍待。”
他說完之后,自己下了馬,將韁繩交與士卒,帶著眾伴當直接進了衙署之中。
“山長?”諸葛明在趙和身邊輕聲問道。
趙和擺了擺手,然后看向神情抑郁的李弼,微笑著道:“雖然尚未見到郭公,但以其侄風采來看,郭公非簡單之人。”
李弼勉強笑了一下,旁邊的樊令一撇嘴:“那位郭公我不知道,但方才那郭英,什么玩意兒嘛,愣頭青一個!”
他說別人愣頭青,讓趙和不禁啞然失笑,然后搖頭道:“郭英頗有城府,而且深受伴當愛戴,能得人用,若非稍稍高傲了些,只怕佐之早已傾心,愿為之效死了。”
李弼聽到這,終于笑了笑,然后不屑地撇了撇嘴:“為他效死,呵呵!”
在郭英陪同的過程之中,趙和已經對此人有所了解。
郭英頗能得人,但因為是郭家獨苗的緣故,被理所當然認為是郭昭的繼承者,因此,他所接觸的范圍,往往是北州中高層官員、將領子弟,這些人雖然愿意為他效力,卻自然形成了一個小圈子,而如同李弼這樣出身寒微靠自己本領沖上來的人,是無法融入到這小圈子之中的。
想來郭英也曾經注意過如同李弼這樣的年輕將領,甚至招攬過,可是他身邊的小圈子的隱隱排斥,使得李弼始終無法融入,這又讓郭英以為李弼無意投靠,自然而然便會疏遠他。
不過對趙和來說,這并不是什么壞事。郭英和他的伴當們對大秦隱隱有抵觸之意,若是他們真的上下齊心,趙和反而難以解決了。
就在趙和琢磨北州的情形時,郭英已經邁步走到了望樓之上。
他向著自己的伯父先施禮,然后又與眾長輩一一見禮,神情倒是極謙遜,自然獲得一片贊聲。
郭昭有些不耐這個,指了指仍然停在馬上的趙和:“怎么回事,那位使者為何不進來?”
郭英也不添油加醋,只是將自己方才與趙和的對話重復了一遍,然后默然不作聲。
他不作聲,郭昭身邊有人已經忍耐不住了。
霍峻冷笑道:“狂妄至極,一黃口小兒,便敢想著要大都護出府迎接,他以為自己是誰?”
“正是,這些年來,咱們未食一粒秦粟,未得一文秦餉,咱們靠的全是自己。如今倒好,一個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是真是假的秦使,便想讓大都護親迎,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大都護,依我之見,將這狂妄小輩趕走算了,落得個眼前清凈!”
“呃,趕走就不必,要不……我替大都護出去迎一迎?”
“韓四,你是什么東西,也能替大都護去迎人?少在那說些屁話……”
眾人七嘴八舌說了起來,也有個別人覺得沒有必要弄得那么僵,建議遣人出去代迎的,但無一人覺得,郭昭當出府迎接。
郭昭自己則在望樓上瞇眼,繼續看著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