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距離里,他已經可以看清趙和的輪廓了。
不知為何,郭昭覺得,這位衣裳襤縷、須發橫生的年輕人,有幾分眼熟。
他隱約在此人身上,看到了某位故人的身影。當他意識到這一點時,回憶的閘門打開了,一點一滴的舊事,慢慢涌了出來,然后變成了汪洋大海。
郭昭在那里沉思,他身后的眾人仍在議論,而郭英則有些訝異地看了伯父一眼。
郭英是郭昭三弟之子,但是其父早就在與犬戎人的大戰中陣亡,而郭昭自己的兒子也盡數陣歿,因此,郭英從小就被郭昭當作自己的兒子來養。
郭英很清楚自己這位伯父的性格,按理說,他不會讓身邊人爭執太久,無論是去迎接還是不去迎接,他都會立刻下決斷。
畢竟郭昭曾經不只一次對他說過,哪怕是錯誤的選擇,也遠比猶豫不決要好得多。因為犯了錯尚可有時間去彌補,而猶豫不決則會將最后的一點時間都浪費掉。
只不過看伯父那模樣,郭英也不敢出聲提醒。
伯父是老了沒錯,但還沒有老到需要別人替他做決定的時候。哪怕郭英自己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盤,他都盡可能地小心執行,不敢因此驚動郭昭。
望樓之上猶豫不決,望樓之前,趙和也沒有流露出絲毫不耐煩地跡象。
他只是笑著看向李弼:“如此看來,似乎是亮出那些東西的時機了。”
李弼點了點頭,然后回頭望了一眼。
最初時趙和對他明顯有幾分防備,所以不將人手交與他帶領,甚至有意將他架空,但幾乎戰事之后,特別是工匠谷之戰后,趙和對他已經沒有什么戒備之意了。
李弼也覺得,在趙和手下辦事,比起在此前自己任何一個上司手下辦事要開心。
他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后猛然揮手。
在他身后,那些隨護而來的秦軍士卒,見到他的命令,紛紛開始解衣。
片刻之后,這近三百人,一個個只著犢鼻褲,將自己的身體露了出來。
此時圍觀之人頗多,大多數原本是為了看來自大秦的使者而來,可此際見眾人脫衣,不禁都愣住了。
“你們這是……”門前的守衛當然要喝問,只不過話才出口,便又收住。
因為在他們面前,這近三百具赤著的身體上,到處都是疤痕。
穿著衣服的時候不顯,但衣服脫下之后,那遍布身體上下的疤痕,給人一種極大的沖擊感。
不少人的傷口還有心腹要害之處,很顯然,他們受傷時,如果運氣稍差一點,那性命就不在了。
緊接著,李弼又揮了揮手。
眾人笑吟吟從自己的隨身包裹之中,扯出一面面旗幟來,
皆是犬戎人的部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