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這些丘八們,當真可惡,司馬公與四校尉都治不住他們,也淮有赤縣侯那樣的厲害人物,才能鎮得住他!”
“上回奪我一只雞的那個兵,昨日是我又見到了,恭恭敬敬給我行禮道歉不說,還賠了我錢,哈哈,赤縣侯早就該回來!”
這是吹捧趙和的,對此司馬奐很能理解,畢竟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頭,從今而起,趙和將成為這座城市的新主人,住在這里的人,當然不敢直接說他的壞話。
想當初,他們也是這樣吹捧司馬亮的。
“糧價又漲了,赤縣侯雖然早就下令不許漲價,但是今日粟米價錢,比起昨日又漲了兩成!”
“還要漲,畢竟都有好幾個月沒有漕糧運到,我聽我隔壁家的大爺說,如今咸陽的米糧,都仰賴于咸陽四大倉存糧,可四大倉又能存多少糧?”
這是在對未來擔憂的。
司馬奐也知道,這種擔憂并非無端。咸陽城人口百萬,只靠關中平原是養不活這么多人口的,故此從圣祖皇帝開始便想方設法為咸陽城運糧,甚至不惜花費二十余年時間,開鑿了溝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在北軍之變后,漕運之船便進不了咸陽,故此咸陽城只能靠著此前存糧過日子。
便是那咸陽四大倉的存糧,多少也與趙和有些關系,當初齊郡發生火燒糧倉之事后,曹猛吸取教訓,在咸陽清理四大倉庫存,換上了一批新的糧食。若非如此,咸陽早就斷糧了。
不知不覺之中,這個帝國上上下下,許多地方都與趙和這個人發生了直接或者間接的聯系。
司馬奐吃完第一碗羊雜湯,開始吃第二碗。
街頭傳來整齊的腳步聲,不少人放下碗伸頭去望,司馬奐卻沒有抬頭。
他不需要觀望,便知道那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北軍在巡街。
這事情讓司馬奐多少覺得有些丟臉,在司馬亮治政時,北軍上街,那是橫行霸道,如同野豬闖進了菜園,軍紀廢馳不堪,百姓多受凌虐。但趙和入咸陽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約束軍紀,北軍全部被趕回軍營之中,無故不得隨意外出,同時還抽調出自稷下的低級軍官,組織巡邏、緝盜,清理此前北軍在民間積累的案件,這樣一來,咸陽城中的法紀被重建了。
以趙和的稟性,他應該會在整個關中乃至整個大秦,都重建法紀吧。
當巡街的北軍離開之后,司馬奐吃完了第二碗羊雜湯,他用絹帕抹了抹嘴,然后站起身來。
顧記羊雜湯當真是美味,只不過……以后再也吃不到了。
他付完賬,手握劍柄,大步走出了顧記湯鋪。
趙和確實是個能人,確實給咸陽城重建了秩序,確實讓這個正在分崩離析的帝國似乎又有重歸一統的可能。
但那又怎么樣,此人不奉正道,不敬禮法,蔑視世族,狼子野心!他越是有本領,今后對天下的危害就會越大!
所以,趙和必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