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何意?”過了一會兒,嬴祝才問道。
“陛下可知秦嶺、淮河?”董伯予道。
“自然知道。”
“陛下可知秦嶺淮河南北麥熟不同?”
嬴祝哪里知道這樣的細節,他皺著眉,等待董伯予的解釋。
原來秦嶺、淮河乃是大秦南北分界之線,因為其北氣候稍冷,故此這一線南北農作物成熟的時間有七至十五天的差距——南方先熟,北方后熟。
今年氣候情形一般,但因為北方推行均田的緣故,糧食豐收在望,若北方積蓄了充足的糧食,必然會發動南征。董伯予的意見,就是利用南北方七到十五天的糧食收獲差,先搶收江南方糧食,然后緊接著北伐,以此來耽擱北方收獲。這雖然不能完全破壞北方的農業生產,但足以給北方造成一定的損失。
反正他們的目的,并不是真正北伐成功,而是以主動進攻來消耗北方的實力,好為自己拖延時間罷了。
嬴祝聽明白之后,眉頭并沒有因此放松。
他深深看了董伯予一眼:“為將者誰,兵從何來?”
“我為主帥,兵……自然是世家大族的族兵。”董伯予道。
“他們干?”嬴祝坐正身軀。
“他們不傻,若是不干,就是坐以待斃,若是去做,則還可以拖以待變。”
“變從何來,總須有變可以讓他們看得到。”
“西域。”董伯予雙眼一閃。
嬴祝猛然抬眉:“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