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安民治政,確實是董伯予的事情了,嬴祝想明白這一點,心中有些惋惜,他還想從諸葛瑜那里聽到更多的指點。
“我愿以丞相長史之職,請先生出山佐我。”猶豫了一瞬間,嬴祝說道:“待我重回咸陽之后,必不吝名爵之賞,請先生以社稷為重!”
“若先生出身,丞相府事務,一律委予先生。”董伯予心里暗嘆了一聲,畢竟丞相長史這個職務,開得實在是有些低了。不過嬴祝既然如此開口,董伯予也不好駁斥,否則便真會形成主弱臣強的局面,因此他只能順著嬴祝的話往下圓。
諸葛瑜哈哈大笑,連連搖頭:“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他指了指北面,然后誠聲道:“瑜雖然對趙侯的一些舉措也是不滿,但其中一條,卻覺得深得我心,那便是不歷小吏,不為重臣。趙侯對蕭由、段實秀如此器重,猶以二人歷任方面,然后再使其為重臣,此不僅為之積累名望,亦是因為,唯有如此選拔人才,所用之人才知民間疾苦,才知辦事之難。”
他又指了指自己:“瑜知民間疾苦,卻不知辦事之難,陛下若是用瑜,紙上談兵易,而躬行踐作難。”
他自稱自己只會紙上談兵,讓嬴祝有些不知所措了。嬴祝不明白他究竟是想要徹底拒絕自己,還是想要先弄個小官來獲取基層經驗。
當他不知所措時,他就只能看向董伯予,董伯予卻是懂諸葛瑜的意思,當即微微搖頭。
“既是如此,朕就不再打擾先生了,將給先生的禮物留下,我們先回潯陽吧。”嬴祝說道。
諸葛瑜沒有拒絕禮物,但同樣也不曾相送,只是看著嬴祝的隨從將禮物抬到茅舍之中,又遠遠望著眾人離去,輕輕搖著羽扇,若出一個有些奇怪的笑容。
董伯予隨嬴祝出了白鹿學宮,兩人上馬之后,董伯予道:“陛下,為顯誠意,過幾日我們再來。”
“我看他心意已決,只怕再來也沒有用處。”嬴祝卻不想再往這里跑了。
董伯予見他神情不樂,知道此時非勸諫之機,因此也沒有作聲。一路無話,走出數十里之后,嬴祝終于還是忍不住,向董伯予道:“老師,我們當真只有這一條路可以破局么,就不可以派人去聯絡火妖么?”
“且不說火妖是否可以聯絡,單單遠水不解近渴,便可以將之排除在外。”董伯予聽到他還想著與火妖聯手,心中氣急,卻又不好再指責,當即尋了個借口敷衍道。
“那就只有南征一途了……”嬴祝喃喃道。
只是他面色卻陰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