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會獵于吳”,是說我要在你的地盤打打獵,不僅是去挑釁孫權,也是要邀請孫權一同去獵,而獵物正是走投無路的劉備。
“主公,江東唯一可以抗拒曹操的便是地利,可如今荊州水軍盡數落入曹操手中,蔡瑁也不是庸才,長江天險對他而言也不再是難事。”
“主公莫不如納城投降,如此才可保江東六郡百姓的安全啊!”
……
在長史張昭的帶領下,眾多臣子紛紛出列懇請孫權投降,氣得孫權臉色通紅,可是想到曹操的威名,又有些遲疑了。
他暮然回首,瞥見了魯肅一言不發,還對他使了使眼神,于是會意,起身借口要入廁,離開了大堂。
魯肅見孫權離開,趕忙跟上。
孫權知他要單獨表述意見,就拉著他的手說:“你想說什么?”
“剛才觀察眾人議論,都是想讓您失誤,不足以與他們共謀大事。當今我魯肅可以迎接曹操,對于將軍來說卻不能。為什么這么講?如今我迎降曹操,曹操理當送我回到故鄉,品評我的聲名地位,總還能做個小官,乘牛車,有隨從,交游士大夫,慢慢升遷上去,也少不了做個州郡長官。而將軍您迎降曹操,將把您作如何安置呢?希望您早定大計,再莫聽取眾人的議論。”魯肅義正言辭地說道。
孫權聽完,嘆息道:“這些人的主張,深深讓我失望,現在你闡明長遠大計,正與我的想法一致,這是上天將你賜給我啊!”
魯肅對孫權說:“天下大亂,將軍在長江以東起兵,劉備在漢水以南召集部眾,與曹操共同爭奪天下。現在,曹操基本已經消滅北方的主要強敵,接著南下攻破荊州,威震四海。在曹操大軍面前,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我家主公逃到這里,希望將軍量力來加以安排。如果將軍能以江東的人馬,與占據中原的曹操相抗衡,不如及早與操斷絕關系;如果不能,為什么不早點解除武裝,向他稱臣?現在,將軍表面上服從朝廷,而心中猶豫不決,事情已到危急關頭而不果斷處理,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
“子敬,你有和對策?”孫權立馬求教道。
“公瑾是值得托付的人,他是一定會站在你這一邊的。”魯肅正色道,“而且公瑾素有威望,能壓得下那些懷有不臣之心的人。”
聽了魯肅的話,想到兄長的好友周瑜,孫權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輕聲說道:“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