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向他詢問益州道路的寬窄、兵器府庫的位置以及各要塞的人馬配置等情況,張松都做出了詳細的解答。
過目不忘的他害怕劉備記不住,還專門繪制了一副益州的山川地理詳圖送給劉備。
親眼目睹了曹操赤壁戰敗之后的張松回到了成都,他極盡詆毀之能把曹操貶得是一文不值,反而大力宣揚劉備的仁厚,最后拿出了血親關系來總結道:“劉豫州與您為宗室兄弟,可以與他結交聯盟。”
劉璋皆以為是,于是問應該讓何人出使劉備,張松于是舉薦了和自己一樣懷才不遇的好友法正。
法正一開始辭讓,后來在張松的勸說下不得已只好前往。
當時天下饑荒,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但劉璋不是個善于用人的人,很久之后法正才當上新都縣令,之后又被任命為軍議校尉。
懷才不遇的法正,又因為性格而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松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和張松同病相憐的法陣見到劉備之后,被劉備“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兩人相談甚歡。
法正覺得劉備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就向張松夸贊劉備雄才大略,遂與張松密謀協規,決定暗中戴奉劉備為主。
劉璋聽了法正對劉備的夸贊后,隨即又指示法正和孟達送去數千兵卒幫劉備抵御曹軍,法正完成使命歸還。
建安十六年,劉璋聽聞曹操欲遣司隸校尉鐘繇征討張魯,因此懼怕曹操得漢中后兼并益州,于是召開會議商議對策。
張松遂勸劉璋迎接劉備入蜀,借助劉備的力量討伐割據漢中的張魯。
黃權勸諫說:“左將軍(指劉備)有驍勇聲名,現在請他來蜀,想用部下之禮對待他,則不能滿足他的心愿;想以賓客之禮對待他,則一國不能容下二位君王。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穩,那主人就會有累卵之危。如今盡可以守緊邊境,以待時局的穩定。”
此時已經自亂陣腳的劉璋哪里還顧及得了這些,病急亂投醫的他劉璋不聽勸告,將黃權外放為廣漢縣長,益州從事王累倒懸于城門勸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入蜀,他還是置之不理。
于是王累自斷繩索,摔死于城門之前。
劉璋下令益州各地要為劉備提供糧草,并讓法正再次與孟達各率兩千人和巨額的錢糧物資出使劉備,迎請劉備入蜀。
法正一見到劉備,立馬笑呵呵地獻策:“閣下命世英才,劉璋無明主之能,以張松為內應,奪取益州;以益州的富庶為根本,憑借天府之國的險阻來成就大業,易如反掌。”
諸葛亮的隆中對認為想要奪取天下就必須占據荊州和益州,法正、張松的倒戈實乃天賜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