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派遣董襲等水軍將領去權前往圍取曹操水軍,俘獲曹操水軍三千余人,曹操水軍的沉沒溺亡者亦有數千人之多。
此戰,孫權水軍大勝,于是曹操水軍堅守水寨不出。
之后,孫權又多次派人挑戰,可是曹軍始終堅守不出,于是孫權便借著晨霧,乘輕舟去曹營前查看虛實。
輕舟離曹軍水寨還有五六里時,孫權命軍士擂鼓奏樂,再度挑戰曹軍。
曹操見吳軍整肅威武,不敢出戰,隨后下令弓弩齊發,不讓吳船靠近。
無數箭矢射在了船身上,孫權的輕舟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差一點就要側翻了。
幸虧孫權急中生智,立馬下令調轉船頭,使另一面受箭,船慢慢平衡過來,這才安全返航。
這便是著名的“草船借箭“歷史原型。
后來,孫權數次前來,欲再度重施草船借箭之事。
而曹操在有了前車之鑒以后,堅守不出。
孫權于是親自前來,乘輕船,從灞須口來到曹操的水軍營寨前。
曹軍諸將都以為是挑戰者,準備攻擊他。
曹公則說:“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
曹操下令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
孫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
曹操見孫權的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再次感嘆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春雨漸多,孫權給曹操寫信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附上一張字條,上書:“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拿著信對手下諸將說:“孫權不欺孤也”,便主動撤軍,于四月回到鄴城,五月便如愿以償的當上了魏公。
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于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
至此,曹操便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了大漢的朝堂上,不再把孫權和劉備視為主要對手。
次年十一月,一封密報便到了曹操手里——說找到了一封十四年前的信。
建安元年,任伏完為輔國將軍,儀制同于三公,但是他認為政權全在曹操手中,自己嫌自己枉為皇上的外戚,于是把印綬繳上,任中散大夫,不久改任屯騎校尉。
天子劉協遷都許昌后,徒然守著虛位,值宿警衛侍兵,沒有一個不是曹操的舊黨羽和姻親密戚。
議郎趙彥曾經向獻帝出謀劃策,曹操深惡而把他殺了,其余內外不和曹操一條心的,多數遭到誅戮。
曹操后來因事入殿中見到天子,天子極端憤怒,因此說:“您假使能夠輔助我,那么就希望你優厚相待;否則的話,就希望你恩愛相加把我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