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瘟疫本來就已無心進取的曹操順勢答應下來,并允諾重新結為姻親。他命夏侯惇、曹仁、張遼等將留駐烏巢,而自己則匆匆返回鄴城。
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位在所有諸侯王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至此除了稱呼不一樣,曹操的一切禮儀、名位及生活用度與天子完全相同。
之后,曹操以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太子,至此曹操不惜清除異己,不懼篡逆之名,竭盡所能的籌謀,不斷為曹氏子孫的千秋大業掃清障礙。
……
建安二十二年,這一年堪稱東漢史上最黑暗的年份之一。
曹孫劉三家都因為受到了疫情不同程度的波及而心照不宣的選擇了休戰,當時家家戶戶都在死人,滿大街都是披麻戴孝的人群,有的甚至全家病死,一個不剩。
其中,最讓人惋惜的便是魯肅魯子敬的離世,不管是對孫權還是劉備都是一個巨大的悲劇,對之后的歷史和三家鼎立的格局也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魯肅,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人,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
在這個戰亂的時代,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社會動蕩,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
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
當群雄相互爭奪的混戰將要擴展到魯肅家鄉時,為了避害,魯肅舉家遷居東城。
當時的東城為袁術的轄地,袁術聽聞了魯肅的名聲,請他出任東城長。
但魯肅發現袁術部下法度廢弛,不足與成大事,率百余人南遷到居巢投奔周瑜,結果中途被袁術派來的士卒趕來阻攔。
魯肅排開精壯人等,張弓搭箭,對追兵說:“你們都是男子漢,應該明白大勢。方今天下紛紛離亂,有功,得不到賞賜,無功,也受不到責罰,為何要逼迫我呢?”
說罷,他命人將盾牌立在地上,遠遠開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追兵一方面覺得魯肅的話有道理,一方面估計憑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退回。
建安二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孫權部下多主降,而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主戰。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于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赤壁大戰后,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周瑜逝世后,孫權采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四千人,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余人。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后,被授為橫江將軍,守陸口。此后魯肅為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然而卻無功而返。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