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采納了司馬懿利用矛盾破壞孫、劉聯盟,以坐收漁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見孫權。同時指令徐晃率軍援救曹仁。
當時的曹操也是急眼了,他以天子的名義下詔,命兗州刺史裴潛、揚州刺史溫恢和豫州刺史呂貢等人親自率領州郡內的守軍全部趕去樊城救援。
同時,曹操連阻擋孫權北上的重鎮合肥也不要了,把鎮守合肥的大將夏侯惇、張遼、臧霸等人也全部調往了樊城。
然后曹操也親自帶兵從洛陽南下進至摩陂,準備親自前赴樊城解救曹仁,以防止夏侯淵的悲劇重演。
臣子們也都勸曹操趕緊出發,只有侍中桓階勸諫道:“大王您認為曹仁等能不能完全由自己判斷形勢、處理戰事?”
曹操回答:“能。”
桓階又問:“大王是不是怕他和徐晃不盡心盡力?”
曹操回答:“不是。”
桓階再問:“那您為什么還要親自前往呢?”
曹操說:“我只是擔心敵軍人馬眾多,恐怕晃等勢力不如敵人。”
桓階說:“眼下曹仁等身處重圍之中而能拼死守城毫無二心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境地和您距離遙遠。人常說,居萬死之地,必有死爭之心。如今他們內有死爭之心,外有強將援救,大王如果統率大軍按兵不動,從容向敵兵顯示我軍的實力,哪兒還用得著擔心失敗而親自前往呢?”
曹操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就統率大軍在摩陂駐守下來,但是仍舊不放心前線的徐晃,先后派出了殷署、朱蓋等共計十二營的部隊增援徐晃。
徐晃所部多為新兵,難以與關羽爭鋒,于是進至樊城北的陽陵坡駐扎,曹操派將軍徐商、呂建傳令:“要等到兵馬集結后,一起出擊。”
當時關羽前部屯偃城,徐晃佯筑長塹,示以將切斷蜀軍后路。蜀軍懼被圍,燒營撤走,徐晃軍進據偃城,兩面連營,漸向圍城蜀軍逼近,徐晃軍營距關羽所圍僅三丈。
曹操使者返回洛陽,帶來孫權密信,說:“即派兵西上襲擊關羽,但請保密,以防關羽得知有備。”
在這一刻,別說文采風流的曹植和驍勇無雙的曹彰了,就連因孝順而被立為魏國太子的曹丕在曹操心里都比不過孫權了。
一句發自內心的感嘆從曹操嘴里脫口而出:“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曹操詢問眾臣該怎樣對待孫權的要求,大家都說應當保密。
只有董昭說道:“軍事上的事情注重權變,要求它合乎時宜。應該表面上答應孫權,為他保密,但實際上要把它泄露出去。關羽聽說孫權出兵西上,如果退兵保護自己,樊城的包圍就會很快解除,我們很方便地獲得利益,還可以使孫權、關羽兩支賊軍像兩匹馬一樣互相對峙攻擊,我們坐等他們的困乏疲憊。如果我們保密而不使它泄露,讓孫權的計劃實現,那不是上策。另外,圍城中的將官如果不知道外有救兵,想到糧食越來越少,會產生恐懼情緒,倘若有了其他的想法,造成的危難將不會小,所以還是露出這個消息對我們有利。并且關羽為人強橫兇暴,自己倚仗江陵、公安二城防守堅固,必定不會立即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