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司馬懿、蔣濟、董昭、桓階等謀臣也隨軍在后方出謀劃策,曹操本人更是親至摩陂督戰。
同時,孫權手下最有能力的兩位將領,呂蒙和陸遜全部參戰十二虎臣僅存的人物除了徐盛之外潘璋、韓當、蔣欽、周泰、丁奉五人全部參戰。
年輕一代的名將孫皎、朱然、以及文臣諸葛瑾、虞翻等也都參與了背刺奪取荊州的戰斗。
面對如此眾多的文臣武將,關羽卻只帶著兒子關平和老將廖化,卻取得了擒于禁殺龐德,降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許都以南的梁郟、陸渾等群盜也紛紛響應,甚至嚇得曹操打算遷都避其鋒芒,以致于史書上稱其為“威震華夏”。
在關羽的鋒芒之下,魏吳雙方可謂是精銳盡出,縱觀三國甚至世界史,需要出動這種豪華陣容才能抗衡的人物,恐怕也只有關羽一人而已了吧!
……
江陵一戰,呂蒙立功至巨,實現了他上書孫權“全據長江”的戰略意圖。
孫權任命他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呂蒙推辭再三,不肯接受金錢,孫權不許。封爵還未頒布,呂蒙疾病發作(后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于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
孫權當時就在公安,就把呂蒙接來安置在內殿,千方百計診治護理,并且下令,在國內招募醫者,有能治好呂蒙病的人,賞賜千金。
孫權盡心為呂蒙治療,每當醫者給呂蒙針灸,孫權就為之難過。
孫權想多看看呂蒙,又怕他太過勞碌,于是命人鑿通墻壁暗中觀看。
如發現呂蒙吃下點東西,孫權就高興,對手下人有說有笑;如發現呂蒙不進飲食,孫權就長吁短嘆,夜不能寐。
呂蒙病情略有好轉,孫權就下達赦令,讓群臣都來慶賀。
后來,呂蒙病情加重,孫權親自到床前探視,命道士為他祈禱,想保全他的性命,又問呂蒙:“假如你不能再起來為我效力,誰可以代替你鎮守江陵呢?”
呂蒙回答說:“朱然膽略、守業都充足有余,我認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
呂蒙最終在孫權內殿中去世,死時四十二歲。
孫權悲痛萬分,縮食減眠以示哀悼。
呂蒙生前,所得的金銀財寶和各種賞賜都交到府庫中收藏。他命令主管人員,待其死后,把這些全部還給朝廷。他還留下遺言,喪事務求儉約,不得奢侈。孫權得知后,愈益悲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