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為甄夫人的原因,曹丕始終對曹叡不滿意,因此一直不立曹叡為太子。
曹叡曾經跟從曹丕狩獵,見到母子兩鹿。曹丕射殺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殺子鹿,曹叡不從,并且說:“您已經殺掉了母鹿,我實在不忍心再殺掉它的孩子。”
說完哭泣不已。
曹丕因為此事想起了曹叡幼年喪母的悲劇,對曹叡的仁孝深感驚奇,于是放下了弓箭,決定立其為太子。
他臉色蒼白的臥在床榻上,抬起手指著曹真、陳群和司馬懿對太子曹睿說道:“這三位都是忠臣,你一定不要懷疑他們。”
其實司馬懿并不是真心跟隨曹操的,早在建安六年,曹操辟請司馬懿輔佐自己,司馬懿不愿意輔佐曹操,選擇裝病婉拒。
建安十三年,曹操成為丞相以后,使用強制手段辟司馬懿為文學掾。當時曹操對使者說,“若復盤桓,便收之”。司馬懿畏懼,只得就職。曹操讓他與太子往來游處。
在曹操在世時期,曹丕和曹植的斗爭非常激烈。司馬懿選擇輔佐曹丕,還成為曹丕的“四友”之一,而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卻選擇曹植,等到發現曹植難以輔佐之后轉而倒向曹丕。
可以說司馬氏從加入曹操集團之后就帶有明顯的政治投機的味道。
之后曹丕稱帝,司馬懿兢兢業業輔佐曹丕,一切都表現得和忠臣無異,倒是讓曹丕看走了眼,任命他為輔佐重臣。
或許是因為害怕兒子曹叡重蹈覆轍走了自己的老路,曹丕下令遣散后宮,讓淑媛、昭儀全都各自歸其家。
可惜,曹叡依舊走了曹丕的老路,據《魏略》記載,魏明帝后宮甚眾,嬪妃總量高達數萬人。
他二十三歲即位,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吳、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
然而統治后期,大興土木,耽于享樂。景初二年曹叡病逝于洛陽,時年三十六歲,廟號烈祖,謚號明皇帝,葬于高平陵。
曹叡的親生兒子全部夭折,于是收了任城王曹楷的兒子曹芳和秦王曹詢為養子,因為曹詢年幼多病于是選擇了身體較好的曹芳作為繼承人。
而他給年僅八歲的繼承人挑選的輔政大臣分別為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
可惜,掌握曹魏軍事大權的大將軍曹爽沒有繼承曹真才華,幾乎是要才華沒才華,要謀略沒謀略,跋扈專權裝叉倒是一把好手。
曹爽在曹睿總是表現得一副謙虛謹慎的模樣,讓曹睿誤以為是國士,但曹爽成為輔政之后卻任人唯親,專權亂政,侵吞國家財產,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國內虛耗死傷慘重,而且起居自比皇帝,并在正始八年(247年)采用鄧飏之謀將郭太后遷往永寧宮軟禁。
曹爽曾經多次與曹羲等出洛陽游玩,他的同鄉大司農桓范認為他們兄弟掌握朝政和禁軍,不宜一齊離開,以免一旦有人關閉城門反對他們,他們就不能回到洛陽控制大局。
曹爽卻認為無人再能對他有威脅而不聽。但曹爽集團的倒行逆施和胡作非為早已經引起了朝中不少大臣的不滿,司馬懿雖然稱病不上朝,其實暗中開始與太尉蔣濟等謀劃準備推翻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