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十年(249年)二月五日,曹芳與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馬懿奉郭太后之令在洛陽發動高平陵政變,入永寧宮向素來與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稱曹爽兄弟敗亂國典、擅權營私,遂奉太后上奏天子請求意旨罷廢曹爽,與蔣濟等占據洛水浮橋,關閉洛陽城門。
接著任命司徒高柔假節代理大將軍事,接管曹爽的職權;王觀行中領軍事,接管曹羲的禁軍。曹爽接到彈劾表后,一時驚慌失措,不敢告知曹芳。
于是將天子車駕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樹木建成鹿角,征發屯兵數千人以自守。與此同時大司農桓范與大將軍司馬魯芝逃出洛陽,跑到高平陵會合曹爽。
桓范力勸曹爽帶皇帝到許昌,以皇帝之名號召全國兵馬反擊司馬懿。見曹爽沒有主見,于是又勸曹羲可以利用闕南別營和典農校尉的軍隊暫作抵抗,然后占據許都,且表示自己可以用大司農的印章為他們的軍隊調運糧草。
但曹爽兄弟始終猶豫未決。
司馬懿怕曹爽拼死一搏,于是先后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以及曹爽所親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并以洛水為誓允諾其只交出兵權,便可保留爵位。
蔣濟也寫信給曹爽,稱司馬懿只想剝奪他們兄弟的兵權,不會傷害他們,可以保他們富貴。
曹爽想了一夜,認定司馬懿不過是欲令他與他的兄弟們放棄兵權,于是決定放棄抵抗,而請皇帝罷免自己,并向司馬懿認罪投降。
當曹爽解下印綬時,主簿楊綜勸道:“您挾持天子手握大權,難道要放棄這些權位而跑到東市去被砍頭嗎?”
但曹爽不聽從,桓范也大哭道:“曹子丹大英雄,卻生下你們這群如豬如牛的兄弟!沒想到今日受你們的連累要滅族了!”
曹爽兄弟被免職后,以侯爵的身份回到府第,司馬懿在曹爽府第四角起高樓,命人日夜監視。
曹爽兄弟內心不安心,欲要試探司馬懿的心意,于是聲稱食物不足,向司馬懿要求食物。
之后司馬懿送來食物,曹爽兄弟十分高興,自以為司馬懿不會趕盡殺絕。
但不久后,與曹爽兄弟交情甚密的黃門張當在司馬懿的嚴刑拷問之下,只得供稱曹爽和何晏等人意圖謀反,于是曹爽兄弟與其親信黨羽都被捕,二月九日一起被屠滅三族。
在這一過程中,十七歲的曹芳猶如一位看客,坐觀司馬懿與曹爽爭斗,幾乎沒有采取一絲奪權措施。
高平陵之變后,司馬氏掌握了曹魏大權,曹芳之前是曹爽的傀儡,現在變成了是司馬氏的傀儡。
兩年后,司馬懿去世,他也想要效仿周文王,于是沒有奪取曹魏的政權而是讓其子司馬師把持朝政。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書令李豐和張皇后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等人圖謀廢掉司馬師,改立夏侯玄為大將軍,事情敗露,被司馬師滅族。